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102

发布时间:2025-07-3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重要会议,中心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近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发展安全是贯穿经济社会全局的永恒课题。当前“七下八上”防汛主汛期叠加生产经营高峰期,各类风险交汇叠加、防控压力持续攀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国之大者”,事关人民福祉与发展全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命重于泰山”,“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县上下务必从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将本次会议作为当前紧要任务的总动员和再出发,以对党和人民事业极端负责的态度,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筑牢思想防线与责任体系链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自觉坚守安全底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责任是落实的基石。

(一)强化政治担当,深刻领会安全发展极端重要性。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是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全县各级要清醒把握当前“三个交织叠加”的严峻态势:周期性风险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传统高危行业风险与新兴业态风险交织叠加;极端天气频发与生产旺季挑战交织叠加。这一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责任与民本情怀双重维度强化使命担当。要深刻领会“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反复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等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要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内化为执政自觉,坚决杜绝“事不关己”的麻痹思想、“概率极小”的侥幸心理、“歇歇脚”的松劲心态。各级领导干部需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警觉,将安全红线意识融入血脉、铸入灵魂,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安全生产作为谋划发展的前置条件、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尺。

(二)明晰形势挑战,精准把脉风险隐患深层症结。认清风险是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全县上下须以系统性、穿透性思维直面当前“三期碰头”的特殊安全困境:其一,极端气象威胁期。“七下八上”主汛期窗口,强对流天气呈多发重发态势,持续强降水累积效应显著,山洪地质灾害链式风险、中小流域超警洪水风险、城市内涝外排瓶颈压力三重叠加。其二,生产运营活跃期。经济加速恢复带动市场动能充分释放,重点基建工程赶工冲刺、商贸物流满负荷运转、部分企业超强度生产现象并存,交通运输客货周转量陡增,建筑工地密集施工,危化品流通存储需求放大,安全监管负荷同步剧增。其三,风险因子耦合期。新业态新工艺伴生的不确定性风险与传统领域固有顽疾并存交织,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虚化、乡镇属地监管弱化、部门行业职责交叉模糊化等问题尚未根治,安全治理体系韧性与应急处置能力面临多重拷问。要求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进行全域、全要素风险画像扫描,做到风险识别无盲区、隐患评估无死角。

(三)压实责任闭环,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传导体系。安全责任必须纵向贯通、横向覆盖,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严密责任网。必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强化县级统揽主责。县委常委会定期研判重大安全议题,县政府常务会议每月调度重点领域整治进展;领导干部履行包保责任,建立“分片包干、驻点督导”机制,对高风险领域实施穿透式监管。其次,压实部门协同履责。健全安委会“1+N”联席会议机制,应急管理部门发挥综合监管枢纽功能;交通、住建、水利、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格履行“三管三必须”法定职责,消除监管空白与模糊地带;鼓励各部门开展交叉式、捆绑式联合执法,提升监管威慑力与联动效率。再次,狠抓末端主体责任传导。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和风险分级管控,推行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系统建设;对责任不落实、投入不到位、培训走过场、预案无实效的企业主体实施“零容忍”,严格实施联合惩戒与“黑名单”制度。通过严密的层级责任传导,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运转高效。

二、织密风险防控与应急保障网络,以“钉钉子”的韧劲化解系统性风险

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精准拆弹是守住安全底线的核心能力。我们要加快部署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立体化”风险防控与应急保障网络,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深化工矿商贸领域源头治理与长效管控。工矿商贸领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高发区,必须实施全链条风险管控。一是强力推进治本攻坚行动。在危化品领域,严格执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监管,落实重大危险源“源长制”,重点提升高危工艺自动化控制水平,确保高温高压密闭装置安全联锁投用率达100%,防范中毒窒息、燃爆泄漏事故。在矿山领域,突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强化顶板、水害、冲击地压治理效能评估。非煤矿山全面推行充填开采与梯级开采技术应用。二是强化关键系统装置安全升级。对全县工矿企业老旧设备、超期服役管线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展“地毯式”筛查和强制性安全评估,严令淘汰达到服役期限的高风险装置。落实易燃易爆粉尘企业安全治理“三清三到位”:粉尘清扫制度执行到位、除尘设备规范使用到位、电气火花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粉尘涉爆企业风险监测预警覆盖率100%。三是实施本质安全能力筑基工程。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投入,推动工业机器人替代高风险岗位作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数字化台账及闭环管理平台;严把员工岗位准入关,强制落实高危企业新员工岗前不少于72学时安全培训考核、全员每年再培训制度,确保员工“三懂四会”(懂危害、懂原理、懂防控,会操作、会处置、会逃生、会自救)。

(二)抓实城市运行安全韧性建设与综合治理。城市安全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关系百万市民安全感。一是筑牢燃气安全防护屏障。坚决贯彻《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雷霆手段打击“黑气点”、翻新瓶、违规连接灶具行为;加速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和阀门更换进度;强化入户安检质量,确保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城乡用户应装尽装、联网运行率达95%,调压装置法定检验率95%;深化用户端安全宣传教育,消除户内风险。二是深化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养老机构、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消防设施完好率100%,疏散通道、安全出口100%畅通无阻。加强城乡接合部、“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用电用火安全治理,推广智慧消防物联网应用。三是保障市政公用设施稳定运转。强化供水、排水、热力、桥梁隧道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与评估维护,应用智能传感、大数据分析提升预警能力;严格执行地下管廊安全维护标准;加强户外广告牌、玻璃幕墙、外墙保温层等高坠风险点周期性检测加固。

(三)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与响应效能。应对洪涝干旱灾害,重在提升工程防御能力与应急水平。一是强化隐患排查全覆盖清零。对全县已摸排的40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高风险点位37处)、42座中小型水库、260处山塘坝体、重点河段堤防开展“回头看、再加固”;对强降雨带覆盖区域、河道内村庄、临河在建项目进行动态风险评估;确保隐患点位“一处一档”“一点一策”,逐项制定转移避险和工程治理方案,限期闭环销号。二是健全工程与非工程体系协同。实施中小河流系统性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度提速;科学规划海绵城市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善县域水文雨情自动监测站点布局,提升短临降雨预报精准度至小时级、公里级;强化水利设施联合调度会商机制。三是强化实战化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并定期修订;常态化开展“盲演+实战”相结合的应急避险演练;组建覆盖重点区域的乡镇专职应急救援队和村(社区)紧急响应小组;提前部署前置救援力量至高风险村屯。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