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27
发布时间:2025-07-2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半年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推动全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刚才,**同志通报了上半年全区纪检监察工作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作了交流发言,既总结了经验,也提出了思路,值得各单位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效、坚定信心,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提质增效。一是政治监督精准有力,服务大局作用更加凸显。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建立“清单化”监督机制,围绕“国之大者”开展专项监督。上半年,重点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领域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等8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整改问题127个,问责23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5份,推动建立长效机制9项。特别是针对省委巡视反馈的“部分重大项目推进滞后”问题,联合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穿透式”监督,推动**新能源基地等3个省级重点项目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以监督实效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正风肃纪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坚持“风腐同查”,紧盯节日节点、关键领域,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上半年,全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4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67人,通报典型案例32期58起。针对“不吃公款吃老板”“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创新运用“大数据+专项查”模式,比对税务、物流等数据2.3万条,发现问题线索41条,立案19件。同时,深化“以案促改”,针对查处的**县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推动全区开展津贴补贴发放专项清理,清退违规资金217万元,修订《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三是反腐惩恶力度不减,“三不腐”综合效能显著提升。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上半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123件,结案987件,处分956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1人、乡科级干部135人,移送检察机关32人。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国企、金融、政法、粮食购销等系统腐败治理,查处国企领域腐败问题37件,推动国企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立案审查政法系统“保护伞”问题12件,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在强化“不敢腐”震慑的同时,注重“不能腐”“不想腐”同向发力,选取30个典型案例编印《忏悔录》,组织1.2万名党员干部观看《围猎·异变的初心》警示教育片;在**、**等县(区)试点“廉洁文化进家庭”活动,打造“清风书苑”“廉韵社区”等特色阵地23个,推动形成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四是专项整治靶向发力,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安全生产等6个领域专项整治。上半年,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56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82人,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93个。特别是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清底数、查漏洞、促规范”专项行动,核查集体资产台账1.8万份,发现问题线索107条,推动123个村(社区)完成“三资”管理系统升级,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1.3%。五是自身建设从严从实,干部队伍战斗力全面提升。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深化“铸魂、提能、严管”三大行动。上半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2次,举办“纪检监察业务大讲堂”6期,培训干部2300余人次;建立“导师带徒”机制,选派56名年轻干部到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一线实践锻炼。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21件,谈话提醒13人,党纪处分2人,以严管严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政治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有待提升,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国之大者”把握不精准,监督浮于表面、靶向不准;二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现象突出,由明转暗、改头换面的问题仍有发生,反弹回潮风险不容忽视;三是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部分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不强,“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尚未根本破解;四是干部能力素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个别干部法治意识、程序意识不强,线索处置、案件查办质效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锚定目标、加压奋进,以更高标准推动下半年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攻坚期。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严”的基调、“实”的作风、“干”的劲头,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聚焦系统施治深化正风反腐,聚焦民生关切维护群众利益,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更强担当深化政治监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要紧扣“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建立“监督清单—跟踪督办—成效评估”闭环机制。一要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监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搞变通”的严肃问责。二要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通过述责述廉、谈心谈话、专项检查等方式,推动“关键少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三要强化“成果转化”。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专项整改等方式,促进制度完善、治理提升。
(二)以更实举措深化正风肃纪,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坚持“常”“长”二字,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一要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老问题”,以及“不吃公款吃老板”“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新变种”,运用“大数据+明察暗访”手段,开展“穿透式”监督,对顶风违纪的从严从重处理。二要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整治“空表态、假落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结合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对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曝光,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三要强化正向激励。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