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2025年全市依法行政暨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78

发布时间:2025-07-0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依法行政暨信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和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近年来,全市上下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以信访工作法治化为主线,推动依法行政和信访工作取得新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推动两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依法行政与信访工作的时代内涵

(一)依法行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其核心在于将政府权力运行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法治思维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战略部署凸显了依法行政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中的关键作用。从地方实践来看,各地通过“互联网+监管”模式创新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设,有效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实现了执法流程全记录、执法数据全共享,全省行政复议案件量同比下降**%。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仍存在运动式执法、程序瑕疵等突出问题,个别领域甚至出现”以罚代管”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要求,重点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特别是在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更需要通过法治方式平衡管理效能与权利保障的关系,真正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治理目标。

(二)信访工作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设计,信访工作本质上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打造的“智慧信访系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该系统通过引入高端智能分办、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不仅将信访案件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更通过阳光信访模块实现办理过程全程可追溯,群众扫码即可查询进展、评价结果。这种数字化治理实践深刻表明,新时代信访工作必须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价值导向。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将“枫桥经验”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矛盾高发领域,可探索建立信访预警指数模型,通过对12345热线、网络留言等多元数据的智能分析,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

(三)法治与信访协同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关键路径。依法行政与信访工作看似分属不同维度,实则存在深刻的辩证统一关系。创新的“五位一体”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生动诠释了这种协同效应,通过整合司法、行政、调解等资源建立的联合调处中心,不仅实现了劳动仲裁、行政复议等服务的物理集中,更关键的是形成了“信访导入、依法分类、联动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体系。该机制运行以来,不仅信访总量显著下降,更推动行政诉讼案件调解成功率提升至**%。这种制度创新揭示出,现代社会治理必须构建法治化的诉求表达渠道和问题解决机制。未来改革应着力于三个层面,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完善信访与行政复议、诉讼的衔接转换规则;在技术支撑上,应推进城市大脑与信访系统的数据融通;在队伍建设上,要培养既懂法律政策又善做群众工作的复合型干部。只有将法治原则贯穿于信访受理、办理、监督各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化解一件、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两项工作取得突破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夯实依法行政基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市将重点强化立法引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权力监督三大核心任务。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民生保障提升、生态保护强化等关键领域,年内完成《**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物业管理条例》等*部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借鉴*市“1+N”立法模式的先进经验,我市将构建“论证、起草、评估”全链条立法机制,确保立法质量与效率同步提升。在执法规范化方面,将全面实行*市公安“警快办”平台的成功实践,实现执法记录仪全覆盖和执法数据全流程留痕,同时开展“执法规范化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等突出问题。为强化社会监督,我市将建立行政执法“好差评”制度,将评价结果直接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权力监督环节将进一步完善“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对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居高不下的部门实行“一票否优”的刚性约束。

(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构建智慧信访新格局。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将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信访”平台。该平台将充分吸收中山市“生态环境信访大数据智慧决策系统”的成熟经验,集成智能分拣、情绪分析、趋势预测等智能化功能,计划于年底前实现信访事项100%网上办理,并将办理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我市将“防治调裁审执”一体化模式,构建“信访+调解+仲裁+诉讼”无缝衔接的多元解纷机制,重点在劳动争议、房产纠纷等领域设立专业调解委员会,力争实现**%的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化解。源头治理环节将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对初次信访事项实施“黄橙红”三色分级预警管理,并借鉴鹤壁市“培红”工程经验,建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机制,要求市领导每月至少1次赴联系县区实地调研信访工作,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