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9
发布时间:2025-05-2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某区税务局党委以“政治建设统领税收现代化”为主线,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交流、案例剖析等方式,系统总结政治机关建设的实践成果,深入分析存在问题,谋划下一步工作方向。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政治机关建设的主要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某区税务局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三级联动”机制推动政治机关建设走深走实,获评“全省税务系统政治机关建设示范单位”。
(一)聚焦“两个维护”,筑牢政治忠诚根基。一是建立“第一议题”闭环落实机制。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党委会“第一议题”,2022年开展专题学习23次,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重要论述任务清单》,明确4大类15项具体任务,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确保总书记号令在税务系统落地生根。二是创新“政治要件”台账管理。建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级党委工作要求“三本台账”,2022年跟踪督办减税降费、组织收入等政治要件47件,按期办结率达100%。三是开展“政治体检”专项行动。制定《政治生态分析评价办法》,设置“两个维护”、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等6个维度28项指标,2022年对全局12个党支部开展全覆盖“体检”,整改“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等问题9个。
(二)突出“融合贯通”,构建党建业务共同体。一是打造“税映党旗红”品牌矩阵。构建“1个总品牌+12个支部子品牌”体系,如第一税务所党支部打造“e税先锋”品牌,推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2022年纳税人满意度达99.8%;第二税务所党支部创建“智税管家”品牌,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助力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3亿元。二是建立“党建+”融合机制。制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施意见》,在留抵退税、征管改革等攻坚任务中成立党员突击队21支,设立党员示范岗57个,2022年通过“党员包干制”完成留抵退税审核482户次,实现“零差错、零投诉”。三是创新“政治监督”嵌入模式。将政治监督细化为4大类18项具体指标,嵌入税收执法、纳税服务等关键环节,2022年通过监督发现问题线索12条,处理相关责任人5人,推动建章立制8项。
(三)强化“作风引领”,锻造税务铁军队伍。一是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建立“党委导师+支部导师+业务导师”三级帮带机制,2022年开展“青年大学习”“青税思享汇”等活动36场,1名青年干部获评“全省税务系统青年理论学习标兵”。二是深化“廉洁文化”浸润行动。打造“一厅一廊一室”廉政教育基地,即廉政文化展厅、廉政文化长廊、廉政警示教育室,2022年接待系统内外参观学习23批次1200余人次;开展“廉洁家书”“廉洁微视频”征集活动,征集作品87件,2件作品获总局表彰。三是建立“激励担当”容错机制。制定《尽职免责清单》,明确8类可以容错情形,2022年对2名在改革创新中失误的干部予以免责,对受处理处分干部开展跟踪回访11人次,帮助其重燃工作热情。
二、当前政治机关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研发现,某区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意识“上热中温下冷”。一是“层层递减”现象突出。对2022年政治理论测试结果显示,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分95.2分,中层干部87.6分,一般干部79.3分,呈现“自上而下递减”趋势。二是“学用脱节”问题明显。2022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成果转化率仅62%,部分干部存在“为学而学”思想,如某分局在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时,因对政策理解不深导致12户企业未能及时享受优惠。三是“政治把关”存在盲区。2022年干部选拔中,有3名拟提拔干部因政治素质测评扣分被暂缓使用,反映出政治素质考察还不够精准。
(二)党建业务“两张皮”尚未根治。一是“就党建抓党建”惯性依然存在。2022年党建考核中,有4个支部存在“三会一课”记录不规范、主题党日形式化等问题,如某支部将业务会议与支部会议合并召开,弱化了政治功能。二是“融合载体”创新不足。2022年各支部申报的党建创新项目,有7个存在“新瓶装旧酒”现象,如某支部将“党员示范岗”简单替换为“党员先锋岗”,未体现实质性创新。三是“考核导向”存在偏差。2022年绩效考核中,党建权重仅占15%,且多数指标难以量化,导致部分支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思想。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