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3
发布时间:2025-05-2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县上下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全力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XX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更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头号元凶",畜禽养殖污染直接威胁水体、土壤和空气质量。我县年出栏生猪超120万头,但37%的养殖场仍在使用简易化粪池,2022年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的3起典型案例中,就有2起涉及养殖废水直排湘江支流,导致3个断面水质连续6个月超标。开展污染整治,就是落实总书记"还老百姓蓝天白云、清水绿岸"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我们必须以中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遵循,将整治成效作为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一票否优"事项。
(二)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要求"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而畜禽养殖污染正是制约生态宜居的"拦路虎"。调查显示,我县43个畜禽养殖专业村中,有31个存在养殖场与居民区混杂问题,某镇养殖密集区空气氨浓度超标8倍,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7%。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直施未发酵粪肥造成土壤pH值下降0.8个单位,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3.2倍。开展污染整治,既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的题中之义,更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抢抓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力争三年内打造10个省级生态农场,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三)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是回应群众期盼的迫切需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而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2022年我县环保信访案件中,养殖污染投诉占比达41.6%,某村23户村民曾因养猪场臭气扰民集体到县政府上访。更值得警惕的是,某重点养殖村新生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达19.7%,是全县平均水平的3.4倍。开展污染整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我们要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机制,对信访集中区域开展专项执法,在某重点流域试点安装养殖污染在线监测设备,实时公开水质数据。要让群众不仅看到党委政府整治污染的决心,更能感受到身边环境的切实改善,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全力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分类施策”,重点抓好“三个一批”:
(一)依法关闭拆除一批,坚决遏制污染增量。 对位于禁养区、环保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养殖场,要坚决依法关闭。一是划定“三区”。由生态环境局牵头,6月底前完成畜禽养殖“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禁养区范围内严禁新建养殖场,现有养殖场限期关闭搬迁。二是严格执法。对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三是妥善处置。制定关闭养殖场补偿方案,引导养殖户转产转业,对自愿关闭的给予适当奖励,对拒不配合的依法强制执行。
(二)改造提升一批,全力减少污染存量。对限养区、适养区内环保设施不完善的养殖场,要限期整改提升。一是推行“一场一策”。由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省农科院专家成立技术指导组,对每家养殖场开展“环境体检”,制定“一场一策”整改方案,明确“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干湿分离设备安装、异位发酵床建设”等具体工程清单。二是完善设施。督促养殖场配套建设三级沉淀池、沼气工程和储粪棚,推行“自动刮粪+暗管输送”密闭处理工艺,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三是强化监管。建立养殖场环保“身份证”制度,对整改验收合格的发放《畜禽养殖环保合格证》,实行“季度检查+年度复核”动态管理,对复排超标的立即停产整治,并纳入环保信用黑名单。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