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3
发布时间:2025-05-19
同志们: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纵深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今天,我以“聚焦‘三个三’纵深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为主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深刻认识纵深推进作风建设的“三个必然要求”
(一)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经常打扫政治灰尘,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四风”问题是违背党的性质宗旨、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顽瘴痼疾,严重影响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因此,必须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彻底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综合施策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力戒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精神懈怠,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以良好作风激励人心、凝聚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三)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科技竞争白热化、意识形态博弈复杂化等外部风险交织叠加,对党的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构成多重考验。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关系党在风险挑战中的战略定力与应对能力。突破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桎梏,树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方能确保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精准性、畅通性;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方能抵御外部势力的渗透与利益诱惑,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以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能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强大合力。
二、要准确把握纵深推进作风建设的“三个着力重点”
一要准确把握“锤炼坚强党性”这个着力重点。“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对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只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才能抓住作风建设的根本。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强党性、正作风、守纪律相贯通,加强党性教育这个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烧旺党内政治生活这个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推动党员干部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提高党性觉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要准确把握“走好群众路线”这个着力重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
三要准确把握“弘扬实干精神”这个着力重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风建设最忌浮于表面,喊口号、走过场,光说不练假把式。若不付诸行动,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花水月。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杜绝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求一己之私,努力交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合格答卷。
三、要抓牢抓实纵深推进作风建设的“三个有力举措”
(一)思想上要紧跟紧随。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要散一尺。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从第一次收礼的“面红耳赤”,到接受行贿的“来者不拒”,再到主动敛财的“不择手段”,从结果上看,是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实质则是思想认识的倒退。须知,思想滑坡必然导致行动滑坡,一旦思想“总开关”没有拧紧,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作风问题便会乘虚而入、溃以蚁穴。思想的问题,最终必须依靠思想武器来解决。因此,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当时刻深挖思想根源,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根子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努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二)作风上要永不止步。“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有时还会变本加厉。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常抓不懈、保持长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风建设要抓常、抓细、抓长。真正的政治勇气,在于永不停歇的自我革新;真正的制度生命力,在于深植人心的价值认同。我们党员干部要把作风建设有机融入日常工作,经常抓、见常态,经常性反问自己,小事小节是不是严格遵守;深入抓、见实招,常年扪心自问,细微之处是否防微杜渐;持久抓、见长效,持久性检视自身,大是大非能不能始终坚守,不断把党规党纪的“他律要求”转化为日常行为的“内在追求”,自觉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执行上要带头示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不如在前面带动人,喊千句“给我上”,不如一句“跟我上”。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再到刹住“车轮上的铺张”,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关键就在于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我们党员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中流砥柱,是各级组织和单位的主心骨,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支撑。只有党员干部有决心、做榜样,群众才会有信心、能跟上。因此,我们必须在作风建设上作示范、作表率,真正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进行整改,以自身正、自身硬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作风建设既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更是一堂永不停歇的党性修养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不断把螺丝拧得更紧、工作做得更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奋进新征程保驾护航。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