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9
发布时间:2025-05-1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纪委关于集中整治的部署要求,动员全市上下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力度,坚决纠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刚才,市监委委员同志解读了实施方案,市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实在。下面,我代表市纪委常委会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于心、反复强调做好的大事。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集中整治作为今年重点工作,赵乐际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省委书记明确要求“以更大力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把握开展集中整治的重大意义。
(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强调“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扫黑除恶到教育医疗,总书记始终关注基层、心系群众。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是检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二)这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持续整治“微腐败”,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但也要清醒看到,基层“蝇贪蚁腐”仍未绝迹,有的啃食群众利益毫无顾忌,有的吃拿卡要习以为常,有的虚报冒领肆无忌惮。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中,反映基层干部问题的占比仍达62%,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
(三)这是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当前,基层“微腐败”与治理短板交织,一些领域监管缺失、制度空转,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土壤。比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有的村干部把集体资产当作“自留地”,违规发包、低价出租;行政审批领域,有的工作人员“小鬼难缠”,故意刁难办事群众。开展集中整治,既要查办案件形成震慑,更要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超常举措推进集中整治攻坚突破
这次集中整治,中央纪委确定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8个重点领域,省委增加了生态环保、行政审批2个方面。我们要结合实际,突出“四个紧盯”,实施“四大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一)紧盯乡村振兴领域,实施“清障护航”攻坚。重点整治套取挪用惠农补贴、侵占集体“三资”、违规处置扶贫资产等问题。要开展“三资”管理专项审计,对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查处“白条入账”“账外账”等违纪违法行为。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全程监管机制,对2021年以来实施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回头看”,严查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私分等问题。建立与农业农村、审计部门线索移送机制,对审计发现的50万元以上资金问题线索,一律提级办理。
(二)紧盯教育医疗领域,实施“净土守护”攻坚。重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校服定制、教辅材料征订中的腐败问题,以及医疗机构过度检查、重复收费、套取医保基金等行为。要开展“校园餐”专项治理,对全市中小学食堂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食材采购、资金管理、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推行医疗收费电子清单制度,对单日检查费用超过5000元的患者实行重点监控。建立教育、卫健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挂牌督办、限期办结。
(三)紧盯养老社保领域,实施“暖心惠民”攻坚。重点整治虚报冒领养老金、低保金,违规办理提前退休、死亡继续领取待遇等问题。要开展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对近三年养老金发放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重点核查异地重复领取、服刑人员违规领取等异常数据。建立低保对象动态核查机制,对“关系保”“人情保”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推行社保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通过大数据比对替代传统认证方式,减少群众跑腿。
(四)紧盯基层执法领域,实施“正风肃纪”攻坚。重点整治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吃拿卡要、选择性执法、随意性处罚等问题。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对2023年以来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评查,重点查处“同案不同罚”“以罚代管”等突出问题。建立“企业评部门”机制,每季度组织企业对执法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柔性执法模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三、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集中整治工作质效
这次集中整治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创新思路举措,打好“组合拳”,确保取得群众可感可及的成效。
(一)构建“大监督”格局,凝聚整治合力。建立纪委监委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县乡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成立6个督导组,由班子成员带队,每月到联系县区开展驻点督导。建立“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对重点问题线索提级办理、交叉办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将集中整治内容纳入十四届市委第五轮巡察重点,对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专项巡察。用好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成果,对审计移交的32条问题线索优先办理。
(二)推行“大数据”监督,提升发现能力。建设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归集民政、人社、农业农村等12个部门数据,建立“三资”管理、惠农补贴等6大类监督模型。开展“数据碰撞”专项行动,对2020年以来发放的惠农补贴数据进行比对,重点筛查“僵尸企业”领取补贴、死亡人员继续享受待遇等异常数据。建立“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对高风险数据实行“日清日结”。推广应用“监督一点通”平台,群众扫码即可反映问题、查询办理进度。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