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5
发布时间:2025-05-0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市纪委全会部署,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制度体系,强化队伍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具体汇报:
一、以规范化建设为引领,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规范化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县坚持制度先行、流程管控、质效并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全流程规范运行。
(一)制度体系“立柱架梁”,实现全流程有章可循。对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制度规范,系统梳理修订监督执纪、信访举报、案件审理等8大类42项制度,形成覆盖纪检监察工作全链条的“制度矩阵”。一是制定《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规程》,细化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12个环节操作规范,明确48个关键节点时限要求,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查”机制,案件办理平均时长缩短30%。二是出台《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指引》,针对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制定监督清单、流程图、文书模板“三位一体”工作指南,推动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建立《纪检监察协作区运行管理办法》,将全县划分为3个协作区,实行“片区联动、交叉监督、联合办案”,整合监督力量,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今年以来,协作区办理案件67件,同比增长52%。
(二)监督执纪“精准发力”,实现全领域闭环管理。聚焦“国之大者”,建立政治监督台账,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18轮,发现并整改问题123个,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是创新“清单+台账+专班”监督模式,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监督实行“一问题一方案一专班”,查处非法采砂、违规排污等问题线索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二是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整合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乡镇纪委力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教育医疗领域腐败专项整治,查处吃拿卡要、违规收费等问题29件,处分31人。三是推行“阳光监督”机制,公开监督事项、监督方式、监督结果,接受群众评判。在乡村振兴领域,对1.2亿元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情况全程监督,推动项目实施率达98%,群众满意度达96%。
(三)专项治理“靶向施策”,实现全链条系统治理。坚持“小切口、大纵深”,以专项治理推动系统施治。一是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处“靠粮吃粮”案件3件,追缴违纪资金87万元,推动县粮食储备库建立“智慧粮库”监管平台,实现粮食购销存全程可视化监控。二是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建立“廉政档案+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对23个重点项目实行“嵌入式”监督,查处围标串标、违规插手干预等问题线索7件,处分7人。三是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规范“三资”管理、工程招投标等15项权力运行流程,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三员合一”机制,整合村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村务监督委员力量,实现监督全覆盖。
二、以法治化建设为根本,提升监督执纪执法效能
法治化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核心要求。我县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纪检监察权力规范运行。
(一)法治思维“入脑入心”,筑牢依法履职根基。将法治教育纳入全员培训“必修课”,开展“法治大讲堂”“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12场,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法规,班子成员带头领学,干部撰写心得体会380余篇。建立“法规测试”制度,将纪法知识测试作为干部提拔、评先树优“硬杠杠”,参考干部平均成绩达95分。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法规制度执行”专项检查中,我县法规制度执行率、干部纪法知识掌握率均居全市前列。
(二)法治实践“走深走实”,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坚持“以法治案、以法促改”,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是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建立“案件质量共同体”机制,实行案件审理部门提前介入、法法衔接联席会议、典型案例评析等制度,对186件案件开展“回头看”,整改程序不规范、证据不充分等问题52个,案件质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深化“法法衔接”,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建立线索双向移送、证据标准衔接、案件协同办理机制,移送职务犯罪案件12件,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率达100%。三是推行“阳光审理”制度,对拟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员,实行“三告知两反馈一公开”,保障被审查调查人合法权益。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