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8
发布时间:2025-05-07
根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市委办公室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整改工作,将其作为践行“两个维护”、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政治任务。针对巡视指出的理论武装薄弱、阵地管理松懈、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市委办公室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系统推进整改落实,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牢整改主体责任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整改政治担当。市委办公室将巡视整改作为检验对党忠诚的“试金石”,通过召开室务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巡视整改的政治要求。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三个为什么”大讨论:为什么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为什么巡视反馈问题集中在思想领域?如何以整改实效体现政治忠诚?通过思想碰撞,全体干部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切实增强整改的紧迫感。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意识形态内容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核心课程,开展专题研讨,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整改动力。
(二)压实责任链条,构建整改闭环体系。成立由市委秘书长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理论武装、阵地管理、责任落实3个专项组,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机制。制定《整改责任清单》,将巡视反馈的12项问题细化为36条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制度,秘书长亲自召开5次推进会,对整改不力的2个处室负责人进行约谈,倒逼责任落实。创新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对临近时限未完成事项亮黄灯提醒,对超期未完成亮红灯警示,确保整改任务件件有着落。
(三)坚持标本兼治,深化整改成果转化。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修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8项,新建《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评估办法》等制度5项,形成用制度管人、管阵地、管导向的长效机制。把整改成效纳入年度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对整改中发现的2名不适岗干部进行岗位调整。注重总结经验,形成《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三前移”工作法》,即风险评估前移、监测预警前移、应急处置前移,相关做法被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刊发。
二、聚焦重点难点,以精准的举措推进整改任务落地
(一)实施“铸魂工程”,破解理论武装“灯下黑”。针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深入”问题,创新“三维学习法”:一是“原原本本学”,开展“新思想晨读半小时”活动,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公室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组织全员闭卷测试,平均分从整改前的72分提升至93分;二是“联系实际学”,建立“调研+研讨”机制,围绕“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等主题,形成12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其中3篇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三是“创新形式学”,打造“理论微课堂”,制作《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的哲学智慧》系列短视频,点击量突破10万次,推动理论学习从“指尖”到“心尖”。
(二)实施“筑堤工程”,织密阵地管理“防护网”。针对阵地管理漏洞,构建“三全”管理体系:一是全覆盖排查,对机关网站、微信公众号、内部刊物等18类阵地开展“地毯式”检查,清理过期信息327条,修正表述错误19处;二是全流程管控,建立“三审三校”制度,实行“采编分离、终审发稿”模式,重大选题报市委宣传部备案;三是全要素监测,引入智能舆情系统,设置“意识形态”“宗教渗透”等20个关键词,实时抓取分析网络信息,成功预警处置3起负面舆情。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建立“选题会商、稿件联审、效果评估”机制,粉丝量增长40%,传播力进入全市政务号前十。
(三)实施“亮剑工程”,打好责任落实“组合拳”。针对责任虚化问题,建立“四责协同”机制:一是明责,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细化15项具体职责,绘制“责任流程图”,实现“照单履职、按图尽责”;二是考责,将意识形态纳入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干部述职述廉、基层党建考核“三个必查”内容,考核权重从3%提升至10%;三是追责,对1名在网络舆情处置中失职的干部给予诫勉谈话,对2家存在违规转载的协作单位终止合作;四是领责,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四个一”要求:每年至少到基层宣讲1次、调研1次、解决1个实际问题、撰写1篇报告,形成“头雁效应”。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