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3
发布时间:2025-05-2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法官、检察官队伍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履职评议工作中,推动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履职评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检察官作为司法权的具体行使者,其履职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开展履职评议,是对法官、检察官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作风纪律的一次全面“体检”,是推动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新期待的重要举措。全市法官、检察官队伍要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履职评议的极端重要性,以评议为契机,进一步树牢法治思维、强化法治担当,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开展履职评议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创新实践。近年来,我市司法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个别法官、检察官存在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现象,司法作风不实、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开展履职评议,是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历年工作评议经验基础上,针对司法队伍特点创新监督方式的重要探索。通过“案件评查+现场述职+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全面客观评价法官、检察官履职成效,又能精准发现司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建立“评议-整改-提升”的闭环机制,为深化司法改革提供有力抓手。
(三)开展履职评议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司法队伍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对司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近年来信访投诉、案件评查等情况看,少数法官、检察官存在证据审查不严、法律适用不准、释法说理不到位等问题,个别案件甚至引发网络舆情,损害了司法权威。开展履职评议,就是要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法官、检察官队伍提升专业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司法铁军。
二、聚焦重点、把握关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履职评议各项工作
(一)明确评议对象,实现全覆盖与精准化相结合。本次评议对象为全市法院、检察院入额满一年的法官、检察官,重点包括三类人员:一是担任领导职务的法官、检察官;二是近三年承办案件数量排名靠前的法官、检察官;三是涉及信访举报较多、案件评查问题突出的法官、检察官。评议内容突出“四个维度”:一是政治素质,重点看是否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否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二是业务能力,重点看案件办理质量、效率、效果,特别是疑难复杂案件处理能力;三是作风纪律,重点看是否存在“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是否落实“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四是服务大局,重点看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度。
(二)规范评议流程,确保科学性与公正性相统。一评议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一是动员部署阶段,通过召开动员会、业务培训会,明确评议要求,统一思想认识;二是自查自评阶段,被评议对象对照评议内容撰写履职报告,填报《案件质量自查表》;三是实地评议阶段,评议组通过查阅案卷、走访当事人、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被评议对象进行“立体画像”;四是集中评议阶段,组织被评议对象现场述职,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律师代表进行满意度测评。评议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既敢于较真碰硬,又保护法官、检察官依法履职的积极性。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