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浏览量:56

发布时间:2025-05-0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始终把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坚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重点,通过打造“五味书屋”,多角度、全方位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不断提升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实效。

高位统筹,打造旗帜鲜明的“党味书屋”。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每年坚持将村(社区)党员列为重点教育培训对象,制发《**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分解重点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同时采取示范培训、重点培训和各党工委普遍轮训、街道党校兜底培训等方式,对村(社区)不同类别党员,开展分级分类精准培训,确保规范有序。2024年,举办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村(社区)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7期,9个街道党校兜底培训60余期,全市累计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社区)党员等共计6000余人次,,组织流动党员培训1期培训40余人。充分用好红色资源这本“活教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打造“9+N”红色实景课堂,组织党员开展实地参观革命文物、沉浸体验历史现场等活动,形成“调研参观+教学讲解+课堂互动”为一体的沉浸式教学模式,提高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市革命历史教育展馆每年接待参观单位近400个,接待参观人数6000余人次。

深入基层,打造讲求实效的“土味书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结合不同层次、各领域党员需求,差异化设置教学内容,按需制定学习套餐,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建成28个集教育、学习、体验、展示为一体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和5条精品线路,探索出“理论教育+政治训练+实践操作+现场教学”培训模式,形成了一批“主题鲜明、结构合理、成效明显”的现场教学圈,有效提升了村(社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市委党校教师和“**市乡村振兴人才超市”中择优选聘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具有技术经验、相对稳定的教师人才,“双师同堂”开展教学,提升授课质量。目前,“螳川先锋讲师团”共储备讲师47人。县街街道雁塔村开设“田间课堂”,将红梨种植技术教学与党性教育结合,形成“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良性循环。为保证驻村干部学习不间断,通过充分运用螳川先锋公众号等载体,定期推送当前学习热点、政策要点等各类学习信息,利用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线上培训,推动广大村(社区)党员学在日常、学在经常,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守正创新,打造载体丰富的“鲜味书屋”。充分整合资源,以“人才+党员技术骨干+农户”手把手教学模式,创新提质“田间课堂”,帮助农村党员学习掌握农技知识、实用技术,把教育成果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上来。“螳川高层次人才”陈邦炼博士开展乡村振兴系列专题授课活动10余场培训党员群众1300余人次,帮助八街街道成功申报玫瑰花科技小院(国家级项目),成为党员群众培训学习新基地。**市乡村振兴博士后工作站人才贾扬超,与八街食用玫瑰协会党支部结对,通过开展冬季剪枝技术培训,帮助12名党员农户亩产提升17.6%,辐射周边43户花农增收超30%,同步延伸花卉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党员直播带货”新业态形成“学技术、强本领、促共富”的良性循环。以街道党校星级示范校创建为抓手,实现全覆盖体系的同时,鼓励内容形式创新。青龙街道党校开展“走出去办党校”,在村民小组建设“微党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等知识送到党员和群众家门口;金方街道党校通过院坝座谈会,精准掌握学员需求,开设党建业务、乡村绿化、社区治理等贴合基层实际的“泥土气”课程;太平新城街道党校编排革命专题短剧,制作视频微党课,在“书记驿站”培训增设“微分享”环节,以多样化的形式提升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规范管理,打造井然有序的“严味书屋”。建立健全书屋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书屋管理员职责》《图书借阅规则》《书屋开放时间安排》等规章制度,明确书屋日常管理的各项要求,确保书屋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对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管理员在图书管理、活动组织、读者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组织开展书屋管理工作考核,以图书借阅率、读者满意度、活动开展成效等为指标,对各书屋进行量化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书屋及管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通过规范化管理,为村(社区)党员和群众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保障书屋功能的有效发挥。

共建共享,打造全民参与的“众味书屋”。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书屋建设,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通过捐赠图书、资助设备、参与活动等方式,为书屋发展注入新动力。与辖区内学校、企业、文化机构等建立共建关系,开展图书资源共享、人员交流、联合举办活动等合作项目。比如,学校可定期组织师生到书屋开展阅读分享、知识讲座等活动,企业可为书屋提供实践教学基地或就业创业指导。广泛吸纳志愿者参与书屋服务,组建由党员、教师、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与书屋日常管理、阅读推广、课业辅导等工作,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让书屋真正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家园,推动村(社区)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