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0
发布时间:2025-05-0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度全市医政医改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医政医改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过去一年,全市医政医改战线同志们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医疗高质量发展,在深化医改、医疗质量提升、公立医院党建、行业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医患矛盾时有发生等问题依然突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医政医改工作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强基层、建高峰、优服务、促和谐”主线,全面推进医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医疗质量与安全,筑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根基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政工作的核心任务。2025年,我们必须以“零容忍”态度狠抓质量安全,推动医疗服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一)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织密安全防护网
一是完善质控网络。依托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构建“市-县-乡”三级质控体系,重点加强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肿瘤诊疗等薄弱领域质控能力建设。2025年计划新增5个市级质控中心,实现重点专科全覆盖。二是强化指标管理。落实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围绕手术并发症、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等核心指标,建立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发布质控报告,对连续不达标机构实行约谈整改。三是推进标准化建设。以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推动医疗机构落实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开展“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确保病历书写规范率达98%以上。
(二)深化平安医院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是严打涉医违法犯罪。联合公安部门完善医院安保体系,二级以上医院警务室设置率达100%,重点科室配备一键报警装置,实现“医警联动”5分钟响应。二是健全纠纷调解机制。推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2025年力争医疗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涉医诉讼案件下降20%。三是加强医患沟通培训。将沟通技巧纳入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考核,开展“换位体验”活动,组织医生参与患者角色模拟,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三)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一是规范诊疗行为。开展“不合理检查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大处方、滥检查”行为,对辅助用药、高值耗材使用实施动态监控,建立临床路径管理达标率考核机制。二是加强院感防控。落实“院感防控零容忍”制度,对发热门诊、血液透析、内镜诊疗等高风险科室实行“日巡查、周通报”,确保院感事件零发生。三是严管血液安全。完善血液预警和调配机制,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稀有血型库存保障能力提升30%。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激发医疗服务体系活力
医改进入攻坚期,必须坚持“三医联动”,以“强基层”为重点,以“建高峰”为引领,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一)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一是实施“登峰计划”。遴选3家综合医院、2家专科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在财政投入、设备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力争2025年新增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二是深化绩效考核。完善公立医院“国考+市考”评价体系,将CMI值、四级手术占比、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年薪、医保支付挂钩。三是控制医疗费用。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2025年实现集采药品品种覆盖80%以上,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门诊次均费用下降10%。
(二)夯实基层服务网底,构建分级诊疗秩序
一是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县域为单位组建2-3个医共体,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六统一”管理,2025年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5%以上。二是实施“强基工程”。投入1.2亿元完成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配备远程心电、影像诊断设备,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三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推广“1+1+1”签约模式(1名全科医生+1名专科医生+1名健康管理师),2025年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提供个性化服务包20种以上。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