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财政局关于为基层减负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查自纠报告

浏览量:59

发布时间:2025-10-3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我局始终将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紧密结合财政职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着力破解影响基层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减负工作走深走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源头治理和过程管控,在预算编制、资金分配、项目管理等财政工作的全链条中体现减负要求,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将减负工作与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财会监督等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通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优先保障基层“三保”支出,确保基层正常运转有财力保障。同时,强化财会监督职能,对全县各单位的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制止了部分单位向下摊派费用、转嫁工作负担的行为,切实维护了基层单位的合法权益。在支持基层发展方面,我们不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对财力薄弱乡镇的倾斜力度,增强其自我发展和自我保障能力,从根源上减少因财力不足导致的向上“求援”和被动“迎检”。

二、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对照上级要求和基层期盼,我局深刻检视,发现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一些深层次、细节性问题上仍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件方面。一是“隐形文件”仍未杜绝。虽然严格控制了以局名义正式印发的红头文件数量,截至2025年10月,我局制发文件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但通过便函、通知、工作提示、征求意见函等形式部署工作、索要材料的“隐形文件”依然存在。这些非正式文件未纳入计划管理和数量统计,却同样耗费基层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文件内容仍有优化空间。部分业务指导性文件存在“上下一般粗”的现象,对上级政策简单“穿衣戴帽”,结合我县财政实际和基层操作实际的转化、细化不足,导致基层在执行时仍需向上反复请示,增加了沟通成本。三是征求意见时限有时过于紧张。个别紧急任务,存在周五下午发函要求下周一上午反馈的情况,未给基层留足充分研究和反馈意见的时间,导致反馈质量不高,征求意见流于形式。

(二)会议方面。一是会议统筹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局严格执行年度会议计划,截至目前,以局名义召开的全县性会议场次同比减少12%,但部门内部、股室层面召开的业务培训会、工作协调会、项目推进会等小型会议数量仍然偏多。部分会议存在主题相近、参会人员重叠的问题,未能有效整合,增加了基层的参会负担。二是视频会议减负效果未完全实现。视频会议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部分视频会议层层套开,同一主题的会议,省、市、县接续召开,基层干部“刚走出这个会场,又走进那个会场”。同时,对视频会议的参会范围和人员要求有时过于宽泛,未能做到精准通知,造成不必要的陪会。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