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委书记在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62

发布时间:2025-10-29

同志们:

今天,我利用一天时间,深入**县的乡镇、社区和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实地调研,看了一些地方,也听取了大家的情况介绍。刚才,又听取了**县的工作汇报和几位同志的发言,大家谈得都很好,既讲了成绩,也分析了问题,提出的思路和举措很有针对性。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能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稳增长、惠民生、守底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发展态势是好的,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也是好的。市委对**县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我们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分析当前**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当前正值十月中下旬,第四季度已经过去了一部分,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决战决胜全年的冲刺阶段。希望**县的同志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下面,我结合调研情况和大家的发言,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第一要务,全力以赴稳增长,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县作为全市的重要板块,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关系到全市的整体水平。从调研和汇报中我们看到,**县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基础、有亮点,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第一,要以更大力度抓产业、强支撑。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基所在。**县的葡萄酒、中药材、无人机等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和特色但“特”的优势还不够突出,“强”的龙头还不够有力。要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把产业项目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和“发动机”。一是要做强葡萄酒产业。**县的葡萄酒产业有历史、有品牌,这是宝贵的财富。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支持像“**葡萄酒庄”这样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推进“**葡萄酒城”和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让**葡萄酒不仅能“叫得响”,更能“卖得好”。二是要做优中药材产业。**县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像天麻、艾草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要高标准建设好“**中药材科技产业园”等平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通过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稳定增收,让“小药材”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三是要做新无人机等新兴产业。“**无人机生产线”、“**航空智能科技装备产业园”等项目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县实现“换道超车”的潜力所在。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同时,要积极谋划布局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第二,要以更快节奏抓项目、扩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从数据上看,**县近几年的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较好水平,2022年和2023年1至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达到了19.3%这充分说明我们抓项目的力度是大的。进入2025年,我们必须延续这种良好势头。四季度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也是决定全年投资目标能否完成的冲刺期。一是要全力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对于已经开工的160多个重点项目,要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特别是像“**高级中学”、“**康养产业园”、“新建县医院”等一批重大民生和产业项目直接关系群众福祉和发展后劲,必须确保按期建成、早日投用。二是要着力破解要素制约。要主动靠前服务,针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用地、融资、审批等难题,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市县联动,现场办公,打通堵点、解决难点。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县放心投资、安心发展。三是要精心谋划储备新项目。要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再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2023年我们谋划了总投资超过620亿元的184个项目,这个工作要持续做下去,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第三,要以更实举措抓联结、惠民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在抓产业、上项目的同时,必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刚才在**镇**社区调研时,我了解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比如,在发展葡萄酒和中药材产业时,要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通过订单收购、股份合作、劳务用工等多种方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融入到产业链的大市场中,确保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要依托**县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要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和强县的有机统一,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民生福祉的底色更暖。

二、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上彰显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县地处秦岭腹地,地质结构复杂,防灾减灾任务重;同时,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基层县域,各种社会矛盾也相对集中。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

第一,要毫不松懈抓好防汛防滑,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今天下午,我专门到**街道**村的**地灾点进行了实地察看,看到陡峭的山体和坡边的民居,心情很沉重。群众的生命安全大于天,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当前虽已进入秋季,但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和突发性,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一要做到隐患排查再深入。要对全县所有在册和非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对“占坡建房”、切坡建房、临水临崖等重点区域,进行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大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要充分发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力量,做到群防群测,把风险发现在早、化解在小。二要做到监测预警再精准。要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用好现代化的监测设备,更要发挥好基层监测员的“前哨”作用。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信息到户、到人。三要做到转移避险再果断。要把“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作为工作准则。一旦出现险情预警,必须坚决果断、提前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撤离。对于需要安置的群众,要引导他们通过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并做好生活保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紧抢修因灾受损的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要力度不减抓好信访维稳,守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底线。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检验我们干部作风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这项工作。一要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对于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必须解决到位;对于诉求无理的,要思想教育到位;对于生活困难的,要帮扶救助到位。要坚持市县联动、督帮一体,下大力气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二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三要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破解一类问题”延伸。要定期对信访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和深层次原因,举一反三,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同类问题的发生,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和预见性。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