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县关工委“五老”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60

发布时间:2025-10-2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队伍建设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我县近年来“五老”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奋力开创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刚才,县直几个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汇报了各自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情况,分享了宝贵经验,并围绕如何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同志也结合业务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关工委,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战线上的广大“五老”同志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成员单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深化认识,深刻把握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与重大意义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五老”队伍是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力军和宝贵财富。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关工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全县广大“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五老”队伍规模持续壮大,组织基础更加坚实。我们始终把“五老”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坚持“巩固、发展、提高、壮大”的方针,通过组织发动、典型带动、感情感召等多种方式,广泛动员和吸纳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来。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我县在各级关工委登记在册的“五老”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不足800人发展到现在的1500余人,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遍布各行各业的“五老”工作网络。特别是在教育、政法、卫生、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威望、有热情、有专长的骨干力量,为我们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品牌活动特色日益彰显,社会影响更加广泛。全县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紧扣时代脉搏,围绕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品牌活动。例如,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的“老兵话传统”宣讲团,三年来深入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巡回宣讲超过200场次,听众超过5万人次,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信念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以法治护航为目标的“夕阳青风”普法工作站,由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组成,通过模拟法庭、法治班会、法律咨询等形式,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关爱帮扶为重点的“爱心爷爷奶奶”结对活动,三年来累计与超过300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从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到心理疏导,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这些品牌活动,已经成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三是服务大局贡献更加突出,育人成效更加显著。广大“五老”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区,他们是网格里的“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和“矛盾调解员”,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智慧;在乡村,他们是“乡风文明监督员”和“科技致富辅导员”,助力乡村振兴;在网络空间,他们组建“银发护网队”,主动监督和抵制不良信息,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正是因为有了这支可敬可爱的“五老”队伍,我们的工作才有了坚实的根基和不竭的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第一,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亲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对党和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他们来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讲奋斗,最具说服力和感召力。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信息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挥好“五老”的独特优势,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举措。第二,这是应对青少年成长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县青少年成长环境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淡化,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沉迷现象屡见不鲜,家庭教育缺位或错位的情况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五老”凭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隔代亲的天然优势和充足的时间精力,在开展心理疏导、化解家庭矛盾、进行行为矫正等方面,能够发挥学校和家庭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第三,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广大“五老”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他们熟悉社情民意,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减震器”和“润滑剂”。将“五老”队伍建设融入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工作大局,引导他们深度参与社区矫正、预防青少年犯罪、关心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等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基层治理力量的不足,更能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

二、正视问题,找准短板,清醒认识“五老”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在肯定成绩、增强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要求,对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期盼,我县“五老”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从年龄结构看,我县“五老”队伍的平均年龄偏大,70岁以上的老同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精力、体力都受到一定限制,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高龄化趋势带来了队伍的自然减员,而新力量的补充却相对滞后。从专业结构看,队伍中老干部、老教师占比较高,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在法律、心理、科技、新媒体等专业领域的“五老”人才相对匮乏,难以完全满足新时期青少年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从地域分布看,城区和乡镇驻地的“五老”力量相对集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存在组织覆盖不全、人员力量薄弱、活动开展困难的“空白点”和“薄弱带”。

二是联动机制有待健全,工作合力未能完全形成。虽然我们建立了成员单位制度,但实际工作中,“联”得不够紧密,“动”得不够协调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成员单位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软任务”,满足于开开会、发发文,主动将“五老”工作融入本单位业务的意识不强,支持力度不够。关工委与成员单位之间、成员单位与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活动协同机制尚不完善,常常是关工委“单打独斗”,各单位“各吹各的号”,难以形成“一盘棋”的强大工作合力。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