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安全生产委员会四季度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浏览量:56

发布时间:2025-10-20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安委会四季度会议,核心要义就是“复盘前三季度成果、攻坚四季度难关、守牢全年安全大关”。当下,2025年已然步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一方面,各企业为了冲刺年度生产目标,赶工期、抢进度的意愿十分强烈;另一方面,秋冬季节各类风险集中爆发,低温容易导致设备冻裂,气候干燥使得火灾事故频发,有限空间中毒等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再加上近期周边地区接连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我们面临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在前三季度,得益于各位委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我们通过压实责任、深化整治、建强体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同比下降了35%,重大隐患整改闭环率达到了98%。然而,从近期的督查情况来看,“风险辨识不精准、隐患整改不彻底、应急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治,个别单位甚至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侥幸心态。今天这场会议,就是要拧紧我们思想上的发条,压实责任链条,强化攻坚举措,确保四季度实现零事故的目标,圆满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清醒认知四季度安全态势,坚决破除“三种错误思维”

四季度是“全年安全的收官阶段、风险防控的攻坚时期、责任落实的检验关头”,我们必须打破思想上的误区,提前预判风险,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让全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一)破除“前三季度平稳即安全”的懈怠思维。部分单位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认知,觉得“前三季度都没出大事,四季度再坚持一下就万事大吉了”,但这种想法恰恰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同志们一定要清楚,四季度是事故的高发期。企业为了赶工,容易出现超强度生产的情况,设备长时间运转也极易出现故障;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火灾风险比夏季高出40%;低温冰冻还会导致管道破裂、车辆打滑等问题,这些都是历年事故高发的诱因。前几天,周边某市就因为企业赶工,没有对设备进行防冻处理,导致管道冻裂泄漏,最终引发了火灾,这个教训极其深刻。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前期的平稳当作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二)破除“小隐患无需急改”的侥幸思维。近期的督查发现,有些单位对于“标识缺失、螺丝松动、线路老化”等小隐患,以“年底工作繁忙、人手紧张”为由,拖延整改。但大家要明白,事故往往都是从小隐患演变而来的。一颗松动的防护栏螺丝,就有可能导致员工坠落;一段老化的电线,可能会引发车间火灾;一个缺失的安全出口标识,可能会让人员在疏散时迷失方向。“隐患无小事,小事酿大祸”,在四季度,我们更要对小隐患“小题大做”,哪怕是“地面积水、工具乱摆”这样看似不起眼的问题,也要当天整改,绝不允许“攒着改、等着改”。安委办要每周通报小隐患的整改情况,对未完成整改的单位,要在下次会议上进行检讨。

(三)破除“责任依赖上级施压”的被动思维。目前,个别单位把安全工作当成是“给上级干的”,上级部署了才行动,不部署就“等、靠、要”。四季度的任务繁重,我们更要主动承担起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排查本领域的安全隐患,比如住建部门要重点关注建筑施工赶工期带来的风险,交通部门要严查货车超载和疲劳驾驶的问题;属地政府要主动管理辖区内的企业,比如乡镇要排查自建房加工车间的隐患,街道要整治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通道;企业要主动抓好内部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检查设备、查看现场,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安全员。安委办要建立“主动履职清单”,对于被动应付的单位,年底考核一律降级处理。

二、聚焦四季度重点工作,强力推进“五项攻坚行动”

四季度的安全工作要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迎收官”的目标,以“清单化、精准化、实战化”为抓手,集中力量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保风险可控、隐患清零。

(一)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攻坚”,坚守关键防线。针对四季度的风险特点,我们要开展“三大专项整治行动”。在危化品领域,要重点检查储罐区的防冻措施和装卸作业的规范情况,严禁超量存储和违规操作,对于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要坚决责令其停产整顿;在建筑施工领域,要严格控制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方面的风险,严禁盲目赶工期,未落实专项方案的项目一律停工;在火灾防控领域,要重点整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清理违规住人、违规用电的情况,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各成员单位要在11月中旬前完成本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安委办将组织交叉检查。

(二)推进“隐蔽隐患深度排查攻坚”,消除盲区死角。我们要打破“只看表面、不挖深层”的局限,开展“穿透式”排查工作。检查设备时要“看里子”,不仅要检查设备的外观,还要使用专业工具检查其内部的磨损情况,比如用内窥镜检查管道的腐蚀情况、用振动检测仪检查电机的故障;检查管理工作时要“找漏洞”,不仅要查看制度是否健全,还要检查制度的执行是否到位,比如安全培训是否有实操环节、应急演练是否有实际效果;检查场所时要“无死角”,不仅要检查生产区域,还要检查仓库、宿舍、地下管网等区域,比如废弃厂房、闲置设备也要进行检查,防止“遗忘的角落”隐藏安全隐患。各单位要组建“专家+执法”的排查小组,在12月底前完成隐蔽隐患的排查工作,建立隐患台账,并确保整改工作形成闭环。

(三)推进“应急能力实战提升攻坚”,筑牢最后防线。四季度要强化“实战化”应急准备工作。首先要完善应急预案,结合秋冬季节的风险特点,修订应急预案,重点补充“设备冻裂处置、火灾疏散、低温救援”等方面的内容,确保预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强化应急演练,各单位要在11月底前组织1次“无脚本”应急演练,例如模拟“危化品泄漏+火灾”“管道冻裂+人员被困”等场景,检验应急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演练结束后要进行复盘整改;最后要备足应急物资,补充防冻、防火、救援等应急物资,比如融雪剂、防滑垫、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用得上。安委办要对演练情况和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单位,要限期整改。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