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2025年政协履职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报告

浏览量:48

发布时间:2025-10-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将“促进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作为履职重点,通过深入调研、精准建言、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将我区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向往、扎根、圆梦的沃土贡献了政协力量。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顶层设计,凝聚青年发展“向心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规划先行是基础,凝聚共识是关键。区政协始终与区委、区政府同频共振,以高效能履职助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青年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与社会氛围。一是主动融入中心大局。2024年初,区委明确提出打造“青年人才首选区”的战略目标。区政协闻令而动,迅速将此项工作列为年度履职的核心议题,第一时间成立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的“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专题课题组。课题组整合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界别的委员力量,形成跨界别的研究合力,确保建言献策的专业性与系统性。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确保建言建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自2025年3月以来,课题组先后深入区内数十家高新企业、科创园区、重点高校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听取青年心声、了解企业诉求、掌握部门实情。调研发现,当前我区青年群体规模已达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2%。他们对就业创业的扶持、居住成本的降低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尤为迫切。这些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协商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高效搭建协商平台。区政协依托“请你来协商”等品牌载体,定期组织专题协商活动,邀请区委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青年代表、企业家代表等“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协商。在毕业季期间的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的“用好高校双创平台、企业见习基地等资源”“增强城市消费业态的年轻化、活力范和时尚感”等建议,获得了区委*书记的高度评价,并当场指示“区委要专题研究,制定项目清单,分解责任任务,明确办结时间”。截至2025年10月,区政协已围绕青年发展主题组织各类协商活动12场,所提百余条建议中超过85%被相关部门采纳或融入具体政策。

二、搭建多元平台,激发青年成长“原动力”。青年有活力,城市才有未来。区政协着力于从“供给侧”发力,积极推动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平台,为青年在*区的成长成才与创新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一是深化“政协+”模式,赋能创新创业。区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委员+青年创业者”的联动模式,鼓励和引导委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陪伴式”服务。由区政协常委*委员担任青年成长导师的“*空间”,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和提供专业孵化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68家初创企业入驻,汇聚超过2000名青年来区创新创业。同时,由多位委员自发组建的“青创派导师团”,定期为青年提供法律、财务、市场等方面的免费咨询,有效解决了初创企业面临的诸多难题。二是丰富供给内容,服务成长需求。针对青年在工作之余对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普遍需求,区政协积极助推“青年夜校”建设。在了解到团区委整合资源打造夜校阵地后,区政协共青团界别迅速牵头,联动总工会、妇联及部分民主党派,召开协商圆桌会,提出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布点、多方筹集师资等建议。委员们不仅建言,更主动作为。*、*等委员发挥专长,走上夜校讲台,讲授通俗音乐赏析、短视频剪辑制作等热门课程;*、*等委员则主动提供自有场地作为夜校教学点,有效推动了夜校的布点扩面。目前,全区13个青年夜校阵地已累计开设课程350余场,服务青年超7500人次,成为青年“充电赋能”的新风尚。三是盘活存量资源,打造文化新地标。为给青年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区政协委员积极出谋划策。针对*委员提出的“打造国际青年城市会客厅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提案,区政协高度重视,并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国资运营平台*集团沟通协调。该提案建议盘活*古城内的闲置四合院资产,打造一个融合多元文化、充满创新活力、能够吸引全球青年的特色空间。这一前瞻性建议得到了市、区两级的高度认可,被认为是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文旅产业与青年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目前,相关部门已初步选址*古城*区域,正联合委员及社会资本,共同推进项目策划与落地,力求为青年打造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具现代气息的社交“新磁场”。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