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8
发布时间:2025-10-19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听取专家意见,汇聚各方智慧,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谋划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五五”规划,事关我市未来发展全局,是引领和推动*市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刚才,*咨询公司的专家介绍了规划纲要的初步构想,几位省里的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结合实际谈了很好的想法,听了很受启发。做好“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必须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胸怀大局、立足长远、脚踏实地,确保绘就的蓝图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科学总结“十四五”发展经验,在回顾与反思中找准前进方向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这五年,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将迈上新的台阶。根据2024年的统计数据,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650.3亿元,同比增长4.5%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这五年,是产业结构深刻变革的五年。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我市摆脱资源依赖的步伐坚定有力。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已调整为18.7:28.9:52.4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市经济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新能源等接续产业蓬勃发展,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已接近75%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这五年,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常住人口稳定在154.1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稳步提升至约61.7%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挑战。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层次整体不高,创新能力亟待增强;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9%反映出投资结构有待优化,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尚需加强;民生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问题,既是“十四五”时期留下的待解课题,更是“十五五”时期必须集中力量攻克的重点难点。全面、客观、深刻地总结“十四五”,正是为了更好地谋划“十五五”,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智慧和遵循。
二、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在机遇与挑战中明确战略定位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精准研判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变局中开新局。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既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后发地区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宝贵机遇。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创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党中央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这是我市必须牢牢抓住的最大机遇。
立足*市自身,经过多年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也积累了诸多独特优势。产业转型已见成效,新能源、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连接*区域与*区域的重要节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工业文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为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丰富资源。全市干部群众思转型、盼振兴的愿望强烈,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日益浓厚。同时,也必须正视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压力空前。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体量尚小,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相对薄弱,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仍需持续用力。因此,“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必须是基于对机遇和挑战的深刻洞察,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又要坚定发展信心,强化机遇意识,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塑造发展新优势。综合考量,建议我市在“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省重要的新能源与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这一定位,既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我市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的精准把握,旨在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