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9
发布时间:2025-10-19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刚才,各位委员、代表围绕“推进产业工人‘流动+综合’高品质生活配套提级升档”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分量、有温度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我们*街道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对广大产业工人的深厚情谊。这些真知灼见,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也倍感责任重大。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产业工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我们*街道作为*区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汇聚了超过4万名产业工人。他们是街道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撑起“*智造”品牌的中坚力量。服务好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过去三年,我们通过“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这个平台,持续聚焦产业工人需求,成功推动了*技能小镇、共富集市、婴幼儿驿站等一批民生实事落地,*人才公寓等15.09万平方米的居住空间也已投用,切实提升了大家的获得感。
今天的会议,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将各位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围绕“打造家门口的乐享生活”这一核心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让每一位来到*街道的奋斗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安居乐业,夯实品质生活之“基”
安居才能乐业,稳定的生活基础是产业工人安心奋斗的前提。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把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住行”问题解决好、保障好。
(一)在“食”上用心,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民以食为天,一餐一饭牵动人心。*委员提出要做大做强“*味”农产品品牌,让产业工人品尝到本土特色,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要持续深化“*味”品牌建设,不仅要让本地的优质农产品走进企业食堂、走上工人餐桌,更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直供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大家吃得新鲜、吃得实惠。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产业工人的饮食习惯和消费需求,积极引进各类特色餐饮,鼓励和支持建设多元化、多档次的“深夜食堂”,为加班加点的工人们提供一口热饭、一份慰藉,用“烟火气”温暖奋斗者的胃。
(二)在“住”上用情,营造归属感的家园。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但“住得下”只是第一步,“住得好”才是我们的目标。*公司的*代表提出,要完善人才公寓周边的商业配套、提升绿化水平,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发力的重点。我们要对标高品质住宅小区的标准,系统提升公寓及公租房片区的“微环境”。一方面要“补功能”,加快布局便利店、快递站、洗衣房、社区食堂等便民业态,打通生活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另一方面要“提颜值”,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增加休憩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让公寓真正成为大家愿意回、不想走的温馨港湾,而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三)在“行”上用力,保障脚底下的平安。出行问题关系着每一位产业工人的通勤效率和人身安全。刚才,来自*公司、*园区和社区的几位代表都提到了交通问题,既有对便捷性的期盼,也有对安全性的担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系统施策。一是优化公共交通网络。要主动对接交通部门,围绕地铁站、重点产业园区、大型居住区等关键节点,科学增设、优化调整公交接驳线路和班次,并加快引入合规的共享电单车,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提升道路通行效能。要联合交警部门对辖区主干道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全面摸排和智能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缓解高峰期拥堵。三是筑牢道路安全防线。要建立常态化的道路巡查修缮机制,对大家反映的易塌陷、易积水路段,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排查和修复,确保产业工人上下班路上的绝对安全。
二、优化服务供给,筑牢乐享生活之“本”
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更高层次的品质生活就提上了议程。我们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服务供给,让产业工人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多彩的生活、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成长的机会。
(一)以技能提升为抓手,拓宽成长新通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产业工人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是更高层次的关怀。我们要充分发挥“*技能小镇”的平台作用,联合区人社部门、各大龙头企业、职业院校,构建覆盖广泛、层次清晰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仅要开展岗位技能、安全生产等常规培训,更要紧盯产业发展前沿,开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精密制造等高精尖领域的培训课程,帮助大家实现从“工”到“匠”的转变,让每一位有梦想的劳动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上升的阶梯、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以商业配套为重点,激发消费新活力。*委员和*委员都提到要丰富商业业态、打造优质生活圈。产业集聚区不仅要有生产的浓度,也要有生活的温度。我们要积极作为,一方面大力引进品牌餐饮、休闲娱乐、生活购物等多元业态,改变当前商业配套相对单一的局面,满足大家更全面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精心运营好“共富集市”这个平台。正如*委员所建议的,要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摊位,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定期策划举办美食节、后备箱集市、文化展演等主题活动,将集市打造成一个人气汇聚、充满活力的邻里中心和社交空间,让工人们在工作地就能享受到城区的繁华与便利。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