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教育局党组关于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浏览量:49

发布时间:2025-10-18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省委、市委有关工作要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第一议题”学习作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根本保障,作为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结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际,构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理论学习体系,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教育难题、提升育人质量的强大动力,为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提供坚强政治引领。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构建三位一体组织领导体系。市教育局党组深刻认识到“第一议题”制度是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制度安排,始终将其作为党组工作的头号工程,构建起党组负总责、支部抓落实、党员全覆盖的三级联动机制。一是高位推动抓统筹。局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第一议题”学习纳入《市教育局2025年党建工作要点》《党组工作规则》等制度性文件,制定《“第一议题”学习实施细则》,明确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民主生活会等6类会议必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要求。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年主持召开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28次,带头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等重要文献,带头撰写《以教育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理论文章5篇,形成一把手抓学习、班子成员带学习的示范效应。二是专班推进强落实。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的“第一议题”学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统筹协调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学习安排。建立双随机一通报督导机制,通过列席支部学习、调阅学习记录、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全年对42个直属党组织开展全覆盖督查,针对学习碎片化记录不规范等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7份,确保学习制度刚性执行。三是分层覆盖抓延伸。构建党组中心组领学+机关支部研学+基层党支部践学三级学习体系。党组中心组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专题研讨;机关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开展每周一学;直属学校党组织通过书记讲堂党员示范课等载体推动学习向一线教师延伸。全年组织开展市级教育系统“第一议题”示范学习会3场,覆盖党员干部1.2万人次,形成上下贯通的学习格局。

(二)创新学习载体,打造四维融合学习矩阵。立足作为区域核心引擎的区位优势,聚焦教育领域改革发展实际,创新推出理论+实践+数字+文化四维学习模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一是理论铸魂,深化专题化学习。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等主题,邀请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12场,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重要文献专题研读会8次。围绕“双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等教育热点,开展局长领题调研活动,形成《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提质增效路径研究》等调研报告9份,其中3项成果被纳入市委决策参考。二是实践赋能,开展场景化研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品牌,组织党员干部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6次;结合百校千企协同育人行动,赴广汽集团、实验室等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对接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产业发展中深化理论认知。创新开展我为教育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收到优化课后服务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建议236条,其中18条转化为具体政策举措。数字提效。拓展智能化平台。依托学习强国教育平台、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第一议题”学习专栏,上线理论微课政策解读等数字化资源56个,实现学习资源一键直达。建立穗教先锋微信学习群,每日推送总书记教育金句,定期开展云端学习分享会,全年累计发布学习内容320期,参与线上互动党员达8.7万人次,获评省党员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三是文化浸润,构建融合化生态。结合岭南文化特色,举办感党恩经典诵读、丹青绘教育主题书画展等活动,将理论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局机关打造党建文化长廊,设置“第一议题”学习成果展示区,定期更新党员干部学习心得、实践案例,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聚焦成果转化,建立学用闭环落实机制。坚持把“第一议题”学习成效体现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建立学习-调研-决策-落实全链条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在服务教育民生上见实效。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双减”深化行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等民生实事。2025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8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2万个,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家长满意度提升至98.6%。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攻坚年行动,建成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举办家长学堂线上课程120期,惠及家庭超50万户。二是在深化教育改革上求突破。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5个,新增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建设,推动交通大学、医科大学新校区建成启用,助力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三是在强化队伍建设上出硬招。实施教育家精神培育工程,将“第一议题”学习纳入校长书记任职资格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全年培训教育管理干部2300人次、骨干教师1.5万人次。开展党员名师工作室创建活动,评选市级党员名师工作室50个,推动党员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创新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中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