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镇村居书记、镇属企业负责人集体谈心谈话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67

发布时间:2025-09-09

同志们:

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召开这次集体谈心谈话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分析当前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与大家交交心、提提醒、鼓鼓劲。开宗明义,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正风肃纪、明确要求的警示会。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仔细想,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时间已然过半。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2024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4.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77亿元,各项事业都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和担当作为。大家身处基层一线,是全镇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和“主心骨”,镇党委对大家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更要正视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近期,我们收到了*区纪委监委《关于*区村(居)干部违纪违法情况的专报》。这份专报,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深刻揭示了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在廉洁自律、权力运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内容触目惊心,教训极其深刻,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敲响了警钟。问题虽然发生在其他地方,但我们要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反思、引以为戒。下面,结合这份专报精神和当前我镇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关键领域,规范权力运行,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火墙”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民所用则利民,为己所用则伤己。基层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虽然不大,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旦失范,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大家必须对权力常怀敬畏之心,时刻绷紧规范用权这根弦。

第一,要管好用好集体“三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家底”,是广大群众的共同财富,绝不是哪个人的“自留地”。各村书记必须对本村的“家底”了然于胸,不仅要摸清底数,更要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每年进行再清点、再复盘,确保账实相符、颗粒归仓。在资产资源的出租、发包、处置等重大事项上,必须坚决杜绝“一言堂”“暗箱操作”,严格遵照“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公开透明、每一分收益都归属集体。

第二,要办好惠及群众的实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要紧盯土地流转租金收缴、惠农政策补贴发放、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对于历史遗留的矛盾和问题,不能绕着走、躲着看,要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尽最大努力去推动解决,用实际行动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要守好财经纪律的红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各村居、各单位要带头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要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支出,加强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杜绝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现象。镇属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薪酬发放体系,建立健全与经营效益挂钩、与岗位职责匹配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工资发放更加科学规范、公平合理。

第四,要用好内外监督的利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我们要进一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前哨”作用,支持他们大胆履职、有效监督。要大力推行村(居)务公开,将集体财务、重大决策、项目建设等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镇党委和政府也将加大日常监管和审计力度,对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严肃处理。

二、坚持实干笃行,锤炼过硬作风,争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各自单位的“一把手”,你们的作风形象,直接决定了一个村、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带动“绝大多数”奋勇争先。

首先,要有“眼里有活”的敏锐性,争做“实干者”。干部干部,干字当头。我们不能做“旁观者”,对问题视而不见;不能做“评论员”,指手画脚不行动;更不能做“懈怠者”,推诿扯皮不作为。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主动去发现问题、发现短板,及时反应、及时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风险消除于未然之时。

其次,要有“心中有数”的系统性,善做“谋划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定而后动,才能行稳致远。我们看问题、做决策,不能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统筹考虑、整体规划、举一反三。一个村的发展,产业如何布局,环境如何整治,民生如何改善;一个企业的经营,市场如何开拓,产品如何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前瞻性的谋划。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