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集团纪委“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93

发布时间:2025-09-0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集团纪委“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最新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上半年集团纪检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半年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为核心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同志在相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纪委关于安全文明办案的明确要求,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三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今年是集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截至今年上半年,集团业务已从*省稳步拓展至全国多个省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能。集团承建的*国道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将在今年底实现关键节点目标。在公路养护领域,我们继续保持着省内领先地位,自2022年养护里程峰值突破7.3万公里以来,截至2024年6月的累计养护总里程已达90078公里,预计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稳步增长至超过9.2万公里,为保障区域交通大动脉的畅通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线建设者和养护工人的辛勤汗水,更离不开一个风清气正、纪律严明的政治生态作为坚强保障。

在此背景下,集团纪检监察系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三化建设年”行动为总抓手,忠诚履职、积极作为,推动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监督网络从过去简单的“有形覆盖”向如今的“有效覆盖”深度转变,通过一系列扎实举动,成功打通了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纪检工作的震慑力、穿透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集团纪委和各级纪检干部辛勤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布满挑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随着集团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2023年中标总额高达490多亿元,新业务、新项目、新模式不断涌现,这必然带来了新的廉洁风险点。从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到大宗物资的采购招标;从劳务队伍的审慎选择,到关键岗位的人事任免,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被“围猎”腐蚀的风险,都考验着我们的监督智慧与执纪能力。我们必须深刻地反思,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们原有的监督方式、工作流程和队伍能力是否还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否存在制度建设的“模糊地带”?是否存在执纪问责的“宽松软”现象?是否存在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们今天强调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根本原因和现实出发点。“三化建设”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破解当前难题、应对未来挑战、保障集团行稳致远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三化建设”推向纵深。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系统性举措擘画“三化建设”实践蓝图

推进“三化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紧扣“提升办案质效、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纪法教育”这三大核心任务,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一,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石,筑牢履职尽责的坚固防线。规范化是“三化建设”的基础,核心在于“标准”和“程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检监察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利剑”,必须在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下行使。一要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要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全链条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再造。从问题线索的受理、分办、初步核实,到执纪审查的立案、调查取证、审理谈话,再到案件的处分执行和归档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借鉴其他先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我们应加快开发和应用集团内部的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平台,将标准化流程固化于系统之中,实现线索管理、案件办理、监督检查的线上流转和痕迹化管理,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二要实现权力边界的清晰化。必须明确界定集团纪委、各子(分)公司纪检机构以及纪检专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边界。什么层级的问题由谁负责,调查权限有哪些,处置权限到哪里,必须用制度形式予以明确。这既是赋予基层纪检干部履职的底气和依据,也是防止权力滥用或不作为的“紧箍咒”。要坚决杜绝工作中出现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确保纪检监察权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三要实现日常监督的精细化。日常监督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关键。必须将监督探头架设到集团经营管理的“神经末梢”。要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强化对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制度执行、重点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的嵌入式监督。要完善纠治“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对隐形变异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深挖根源、靶向治疗。同时,要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将清廉理念融入企业文化、融入家风建设,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第二,以法治化建设为核心,提升正风肃纪的权威效能。法治化是“三化建设”的关键,核心在于“法治思维”和“依规依纪依法”。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极强,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一要树牢证据为王的理念。执纪审查不是个人推断,更不是主观臆断。任何一个结论的得出,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确凿的证据基础之上。全体纪检干部必须把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党纪国法作为必修课,熟练掌握证据的种类、收集固定的要求以及审核运用的规则。在案件办理中,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铁案”。二要贯穿程序正义的原则。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在执纪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保障被审查调查人的各项合法权利,包括知情权、申辩权和申诉权等。无论是谈话函询,还是审查调查,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进行。这不仅是对被审查调查人负责,更是对党、对组织、对事业负责。程序的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纪检监察工作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生命线。三要推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纪检监察机构不是“保险箱”,纪律审查也不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要求,同时也要做好纪法贯通、有效衔接的工作。对于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于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问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审慎稳妥地做好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衔接,依法移送,绝不姑息。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