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镇“干部入户大走访、问题整改大起底、成效巩固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08-21

同志们:

刚才,我们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这既是一次阶段总结会,更是一次加压鼓劲、决战决胜的誓师会。会议通报的工作情况说明我们行动初有成效,但距离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还有差距;会议提出的统筹兼顾要求、结合文章方法以及下一步重点,为我们指明了清晰路径。尤其强调了与过渡期评估验收、信访维稳、提升群众满意度“三个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了畅通民意、化解矛盾、赢得信任的主攻方向。全镇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百日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党委政府公信力,是一场不容有失的硬仗、必须打赢的大仗。为此,务必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会议的各项部署转化为坚决有力的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站位扛使命,深化百日攻坚行动的思想自觉​

百日攻坚行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执政为民、取信于民的重要载体,是检验干部作风能力、衡量初心使命的关键考场。它要求我们超越简单的任务完成,上升到“为何而战”的思想高度。会议指出的“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这一要求,点明了行动的思想根基。我们要清醒看到,入户走访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问题起底是自我革命、刮骨疗毒的“手术”,成效提升是兑现承诺、筑牢根基的“工程”。只有思想真重视、站位真提高,攻坚才能方向明、动力足、不走形。那种满足于“打卡签到”式的虚浮作风,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文章,绝不可能解决群众深层次诉求,绝不可能赢得群众真心认可。为此,全体干部务必要从根子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一)要增强思想自觉,认知高度必须再提升。全体党员干部务必深刻领会“百日攻坚”行动的战略意图和现实紧迫性,将其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强不强、群众立场稳不稳、工作作风实不实的重大考验。要摒弃“走过场”的惰性思维,克服“交差事”的应付心态,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是践行宗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工程,是破解发展瓶颈、厚植执政根基的破局之举。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投身其中,把每一次入户都当作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宝贵机会,决不能在思想上有丝毫懈怠、行动上有半点折扣。

(二)要校准群众视角,为民情怀必须再深厚。会议反复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提升群众满意度”、“取信于民”,这是行动的核心价值指向。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设身处地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对策。走进群众家门、坐上群众板凳,关键是要打开群众“心门”,听听他们的真实呼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体会他们的冷暖关切。坚决杜绝将走访变成例行公事、将问卷当作填表任务的“打卡式”走访,必须拿出真心、投入真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是来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走过场”、添麻烦的。只有心中装着群众,脚上沾满泥土,行动才有力量,攻坚才见真章。

(三)要激发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必须再压实。“百日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入户走访、问题起底、成效提升各环节,涉及机关干部、驻镇单位、村社干部等全体力量。会议明确要求“坚决压实责任、强化落实”,这就意味着人人都是主角,个个都要担当。各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村(社区)书记作为“关键少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所有参与干部都要明白自己职责所在、任务所指,绝不能当“二传手”、踢“皮球”,更不能遇事就躲、遇难就绕。要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该担的担子担下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诠释担当精神。

​二、实举措打硬仗,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的攻坚成效​

思想统一是前提,行动落实是关键。当前攻坚行动已进入深水区、关键期,如何将会议部署的“三个聚焦”(聚焦问题、扎实整改;聚焦作风、务求实效)落到实处,如何破解“痛点”、清除“堵点”、提升“满意点”,直接决定着行动的成败。会议提出的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张清单”、做好“三个结合”(攻坚行动与过渡期评估验收、信访维稳、提升满意度结合)、坚持入户走访与院落会议相结合等方法,都是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我们必须拿出攻城拔寨的勇气、精准绣花的功夫,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发力:

(一)要聚力精准摸排,走访深度必须再拓展。入户走访是发现问题、收集民意的首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后续工作的针对性。要按照会议要求,将“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改善、群众满意度提升等作为摸排重点,但不能局限于这些。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善于在“家常话”中听出“弦外音”,在“诉苦声”里捕捉“关键点”。综合运用入户深谈、院落恳谈会、个别重点访谈等多种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力求问情于民细致入微、问需于民实事求是、问计于民集思广益。特别是要紧密结合会议强调的信访维稳工作,将走访作为发现矛盾苗头、化解纠纷隐患的前沿哨所,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好主动仗。

(二)要聚力清单起底,问题整改必须再彻底。会议明确指出“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张清单’”,这是我们精准发力、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的操作手册。对排查出的所有问题,无论大小新旧、轻重缓急,都要一一登记造册,形成清晰的“问题清单”。针对每一个问题,要深入剖析根源,科学制定务实管用的“措施清单”。最关键的是明确“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将整改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头,明确整改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坚持“事要解决”的标准,能立即解决的决不拖延,需协调推进的明确时限,对于需要上级支持或长期坚持的也要拿出解决方案。坚决杜绝“纸面整改”“文字过关”,确保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有回音、有进展、有成效,用扎扎实实的整改“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