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委组织部关于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浏览量:93

发布时间:2025-08-06

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把基层一线和实践前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阵地,让年轻干部在一线淬炼思想、锤炼能力、展示才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在一线“选苗”,精准识别干部。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完善年轻干部内培外引、持续发现、动态调整的发现储备机制,以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发现储备年轻干部。一是一线招引充实队伍。坚持把选调生、公务员招录作为破解年轻干部队伍结构性问题的源头性工程,加大急需紧缺岗位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力度,及时把优秀人才吸纳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二是一线调研储备力量。加强常态化无任用调研,由组织部副部长带队深入各乡镇和县直单位,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谈话等方式,一线调研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及潜能特长,系统谋划挖潜掌握一批事业发展需要的年轻干部,按年龄、学历、专业“分型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持续盘活年轻干部资源。近年来,通过科学设岗招录一批、日常调研发现一批、组织推荐储备一批,共动态掌握各层级优秀年轻干部150余名。三是一线纪实优中选优。起草科级干部工作实绩纪实和年轻干部成长纪实办法,建立纪实档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综合评价、考用结合、奖优奖勤的原则,量化评价体系,进行动态纪实、年度兑现,全面记录干部工作表现、学习培训、奖惩情况等,精准掌握干部成长轨迹,实现优中选优。

(二)坚持在一线“育苗”,提高能力素质。坚持一线育人原则,以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以组织培训学习强思想、开设一线讲堂打基础、注重一线历练验成效,下大气力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学习。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训计划,将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规划,围绕政德政绩观、应急处突、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精心制定专项教学方案,打造“量质双升”的主体班次,实现分类施教、因人施教和因岗施教。以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增强本领为目标,分批分领域组织年轻干部前往北京、西安、吕梁等地开展学习,推动其在登高望远中提升思变谋变求变的能力。二是开设一线讲堂。通过调研全面收集掌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年轻干部的个人诉求及岗位需求,针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经验盲区、知识短板和能力弱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依托红军东征纪念馆等本地红色资源禀赋,发挥与梁家河、冯南垣、段村的近距离区位优势,用好三北防护林、北方梯田等特色教学资源,邀请老党员老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身边榜样一线授课,持续锤炼年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三是注重一线历练。探索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等一线观察、评判干部机制,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培养历练,在处理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中练就“铁肩膀”。

(三)坚持在一线“管苗”,促进健康成长。坚持把加强年轻干部监督管理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硬核任务,以一线实情校准方向、一线表现筑牢根基、一线需求激活效能,为年轻干部成长保驾护航。一是聚焦“一线实情”抓实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管理监督的办法。建立“一线干部面对面”机制,紧盯年轻干部入职、提拔、交流等关键节点,加强对“八小时以外”社交圈、生活圈的延伸监督。坚持关口前移,健全一线年轻干部监督预警机制,通过年轻干部座谈会、一对一谈心谈话等方式,常态化用好提醒、函询和诫勉等方式,全方位消除管理盲区和死角。二是立足“一线表现”从严管理。探索“三色”分类管理机制,对政治素质过硬、实绩突出的“绿色关注型”年轻干部,建立成长档案持续跟踪培养,优先安排轮岗锻炼和重点任务;对表现平稳但潜力未充分释放的“黄色监测型”年轻干部,实行监测评估,通过按时谈话、专项培训等方式助其转化提升;对存在消极怠工、敷衍塞责等“红色预警型”年轻干部,及时启动诫勉谈话等干预措施,配套思想教育,促其能力重塑。三是回应“一线需求”强化关爱。加强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聚焦年轻干部多元需求,组织联谊、文体、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挖掘宣传新时代担当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予以表彰奖励,激励其敢于扛事、愿意做事、能够干事。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