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县委政法委员会全体委员述职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82

发布时间:2025-08-0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政法委员会全体委员述职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查找短板弱项,谋划下半年重点任务,推动全县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刚才,12位委员分别作了述职发言,讲成绩实事求是,谈问题不遮不掩,提措施务实管用,总体看达到了“亮家底、找差距、明方向”的目的。下面,结合大家述职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强信心,在回顾奋进中把握政法工作“时代坐标”。今年以来,全县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护航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多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维护安全稳定有力有效,“主责主业”交出合格答卷。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恢复期的矛盾交织,政法各单位坚持“稳”字当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县公安局纵深推进“云剑”“断卡”等专项行动,上半年现行命案全破,八类暴力案件破案率达98.6%,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2%,群众安全感测评达98.2%,创近五年新高;县检察院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涉众型经济犯罪,起诉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犯罪嫌疑人47人,追赃挽损2100余万元,办理的“张某等人跨境赌博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县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受理各类案件4268件,审执结3892件,结案率91.2%,执行到位金额1.2亿元,“凌晨突击执行”“夜间法庭”等便民举措被《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县司法局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培育骨干“法律明白人”1200名,推动“乡贤评理堂”“流动调解车”覆盖全县90%的行政村,成功化解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矛盾1300余起,其中“老支书调解室”化解的王某与邻居宅基地纠纷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关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体委员带头冲锋的身影——记得年初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转段期间,政法各单位抽调200余名干警组成“应急处突队”,24小时驻守医院、隔离点,连续奋战30天,用“藏蓝身影”守护了群众健康;在“6·18”暴雨抢险中,公安交警全员上岗疏导交通,司法行政干部冒雨排查地质灾害点,检察院干警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政治担当。

二是服务发展大局主动作为,“法治护航”彰显责任担当。全体委员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扣县委“产业强县、文旅兴县”战略,出台《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20条措施》,建立“企业合规指导中心”,为32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帮助解决用工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56个;县法院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中小微企业诉讼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28天,为困难企业缓减免诉讼费80余万元;县公安局推行“项目警官制”,在*新能源产业园、*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中派驻警力,协调解决阻工扰工问题17起,保障项目提前2个月投产;县司法局组建“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团”,深入12个乡镇开展“法治赶场”活动43场,发放普法资料2万余份,推动“一村一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服务”升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政法各单位联合开展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推动解决了园区企业长期反映的“执法标准不统一”“政策兑现难”等问题,相关经验被市委政法委转发推广。这些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政法工作只有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才能真正体现价值、赢得支持。

三是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基层治理”探索亮点纷呈。全体委员坚持“问题导向、基层首创”,推动政法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基层治理方面,我们创新“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将全县划分为1200个基础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500名,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上半年通过网格上报并解决问题8200余件,其中“网格员协助找回走失老人”“调解物业与业主矛盾”等案例被《*日报》报道;在科技赋能方面,县公安“智慧警务”平台上线运行,整合“天网”“雪亮工程”等3000余路监控资源,实现重点区域“一键巡防”,盗窃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21%;县法院“诉前调解e平台”实现立案、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掌上办”,上半年在线调解成功率达68%,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开展“政法队伍素能提升年”活动,举办“政法大讲堂”6期,组织“跟案实训”“技能比武”等活动12场,3名干警获评“全省优秀政法干警”,1个基层法庭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这些创新举措,既破解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也为全县政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体政法委员率先垂范、全体政法干警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政法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二、直面问题补短板,在清醒审视中强化“归零心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对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

一是风险防控的前瞻性有待加强。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关联性认识不足,个别领域风险研判不够及时。比如,随着互联网金融、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我县上半年网络诈骗案件虽然同比下降,但仍占全部电诈案件的65%,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保健品诈骗”“养老理财陷阱”仍有发生;部分乡镇在征地拆迁、生态环保等领域,还存在“重发展轻稳定”倾向,矛盾隐患排查不够深入,导致个别项目出现“阻工扰工”问题,影响了重点工程建设进度。

二是法治服务的精准性有待提升。虽然出台了服务民营经济的措施,但在落地见效上还有差距。有的干警对企业的法律需求了解不深,存在“一刀切”式普法现象;部分涉企案件办理周期仍然较长,特别是执行案件中“财产查控难、变现难”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偏远乡镇的“法律明白人”数量不足、能力参差不齐,群众“遇事找法”的渠道还不够便捷。

三是基层治理的协同性有待强化。部分网格划分不够科学,网格员职责边界不清,存在“多头管理”“信息壁垒”问题;“智慧政法”平台虽已上线,但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互通仍需加强;一些基层干部对“枫桥经验”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习惯“行政命令”解决问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导致部分矛盾“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四是队伍能力的适应性有待增强。少数干警存在“本领恐慌”,面对新型犯罪、涉外法律问题时能力不足;个别政法单位存在“重业务轻队建”倾向,纪律作风建设抓得不够紧,今年上半年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2起政法干警违纪问题,暴露出教育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队伍专业化建设与新时代政法工作要求还不匹配,特别是既懂法律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这些问题,既是“痛点”也是“堵点”,更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靶点”。全体委员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好整改,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