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县委书记在全县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64

发布时间:2025-07-1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警示教育大会,这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全区党员干部的一次思想洗礼和纪律教育。目的就是要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大家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下面,我讲五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认识上“绷紧弦”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在新的征程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常抓不懈。

(二)准确把握当前作风建设的形势。近年来,**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持续正风肃纪,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社风民风持续向上。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些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一些新问题又时有发生。比如,有的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仍有发生;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禁而不绝,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担当精神不足,面对困难和矛盾畏首畏尾,不敢啃“硬骨头”,不愿涉“深水区”。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切实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作风建设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当前,我区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强化以案为鉴,在纪律规矩上“划红线”

(一)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刚才,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涉及的人员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党员,有重要岗位的负责人,也有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的背离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迷失自我;有的无视党纪国法,心存侥幸,肆意践踏纪律红线;有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这些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家一定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时刻保持警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深刻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剖析这些典型案例,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动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理想信念滑坡,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种诱惑面前丧失了原则和底线。二是纪律意识淡薄。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不认真学习党纪条规,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认为纪律是“软约束”,制度是“稻草人”,从而导致行为失范。三是权力观扭曲。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最终陷入了腐败的深渊。四是监督管理缺失。一些单位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种监督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使得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时刻坚守纪律规矩底线。“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规矩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抵制“四风”,杜绝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使用公车等问题。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聚焦重点领域,在监督防范上“筑高墙”

(一)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腐败问题往往发生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环节。我们要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出让、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紧盯项目决策、招投标、施工建设、验收结算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二)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管理。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手中掌握着重要权力,肩负着重要责任,其言行举止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开展廉政谈话、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要强化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关注其社交圈、生活圈,防止其在“八小时之外”放松要求,滋生腐败问题。

(三)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督体系。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纪委监委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建立健全监督结果运用机制,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及时整改,并将监督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