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县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70

发布时间:2025-07-1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以案为镜、以警促醒,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拧紧思想“总开关”,清醒认知廉政风险挑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动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思想上清醒,行动上才能坚定;只有认识上到位,工作上才能有力。

当前,从中央到省市,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减”。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永恒课题。

从我县情况看,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存量不断减少,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廉政风险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例看,有的干部理想信念滑坡,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有的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对党纪国法置若罔闻,顶风违纪违法;有的干部作风漂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损害了群众利益。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廉政风险就在身边,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廉政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长期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领域不断拓展。在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依然高发多发;在基层微权力运行中,“微腐败”问题仍未彻底根除,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思想防线,切实增强防范化解廉政风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绷紧纪律“高压线”,坚决破除错误思想迷雾

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廓清错误认识,始终在纪律和规矩的框架内行事。

一是坚决破除“小节无害”的错误认识。有的干部认为,吃点喝点、收点小礼品是人之常情,不算什么大事。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收受小恩小惠开始,逐渐放松警惕,最终滑向腐败深渊。近年来,我们查处的一些案件中,不少干部就是因为对“小节”问题不以为然,一步步陷入腐败泥潭。比如,有的干部在节日期间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从几条烟、几瓶酒开始,逐渐发展到收受大额贿赂。这些案例深刻警示我们,小节不可小视,小错不可纵容。全体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严起,始终保持清廉本色。

二是坚决破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有的干部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不会出问题。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反腐败斗争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不管有多少人,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就一定会受到严肃追究和惩处。近年来,我们查处了一批窝案串案,就是因为一些干部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相互勾结、抱团腐败,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比如,在某乡镇征地拆迁工作中,多名干部相互串通,虚报冒领征地补偿款,最终全部被查处,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这充分说明,“法不责众”只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任何触犯纪律法律的行为都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