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上半年全市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75

发布时间:2025-07-16

同志们:

全市集中休假刚一结束,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谋划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时不我待抓发展的紧迫感。刚才,发改、财政、经信、国资、交通等9个部门详细汇报了全市重大项目推进进展和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创业创新等重点工作情况,各位分管市领导提出了具体意见,**市长作了全面部署,我都赞同,请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认真领会、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上半年,各级各部门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紧抓不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更要清醒认识到,我市GDP、规上工业企业运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核心指标增速,低于预期目标,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形势严峻复杂。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项目支撑不足、后劲乏力。当前,我市项目建设主要面临四方面突出问题:一是新动能项目偏少。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重大产业项目尤其是引领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战略性项目不多,投资规模和科技含量有待提升。二是招商精准度不高。对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前沿趋势研究不深不透,招商路径不够清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导入不足。三是专业能力欠缺。招商队伍数量虽有增加,但在项目策划包装、前沿产业分析、技术路线判断、商业模式评估、资本运作等专业化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仍有短板。这些问题,既有外部环境影响,更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寻对策。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强化“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危机意识,深刻认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未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上来,集中精力破解难题,千方百计推动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二、精准发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省委、省政府明确将今年定为“项目推进年”,强调要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主引擎,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一)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主攻方向。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坚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赋能,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充分挖掘现有优势产业潜力,依托龙头企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二是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将其作为项目谋划的根本遵循。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引领性的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等领域前瞻布局。在低空经济方向,重点探索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管理、智慧农业应用及文旅消费新场景等落地项目。三是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深刻把握工业、健康养老与现代服务业的共生互促关系。以高水平的工业制造能力支撑康养产业品质化发展,以多元化的康养服务需求牵引相关制造、科技和数字化产业升级。大力引育符合“养身、养心、养智”融合理念的高端康养项目以及智能康养设备、健康监测装备等制造项目。

(二)聚焦政策红利转化,抢抓战略机遇。一是深化政策研究与匹配。各相关部门要深度研究、精准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蕴含的政策机遇,以及省级层面关于深化改革(电力、科技、人才等)、促进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产业集群和创新平台载体,逐项梳理可匹配利用的政策条款。二是推动政策精准直达见效。建立高效的政策落实对接机制和工作清单,组织专班力量深入企业,“一企一策”进行点对点辅导和服务,确保各项优惠措施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充分释放政策叠加效应,着力吸引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标志性项目落地。

(三)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构建优质生态。一是发挥龙头核心引领作用。紧密围绕重点龙头企业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诉求,深度参与其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建设,开展精准化的配套项目招引和深层次战略合作。二是壮大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实施“链主+专精特新”协同发展工程,集中资源孵化和培育一批掌握独门绝技、成长潜力巨大的“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目标是构建围绕龙头企业共生共荣、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雨林”,提升整体产业韧性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