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委常委、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浏览量:68

发布时间:2025-07-16

同志们: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面,我结合学习内容和本县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行动自觉

(一)生态环境保护是践行“国之大者”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作为县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我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部分河流水质有待提升、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还需加强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制约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二)生态环境保护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仅希望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还希望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休闲。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我县作为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更应该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要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只有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改善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当今时代,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谁能在绿色发展中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进行整治和关停,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依托本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准确把握我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一)取得的成绩。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加强了对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污染源的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大了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保护和治理力度,部分河流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监测,加强了对污染地块的管控和修复,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加强了对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现象,环保自律意识不强。二是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虽然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部分河流水质还不能稳定达标、大气污染防治成果还不够巩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等。三是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有待加强。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监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们的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监管手段还不够先进,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县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还相对有限,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一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难以顺利实施。

(三)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从外部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管越来越严,面临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也可能对我县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内部看,我县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传统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而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将随之增加,给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