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4
发布时间:2025-05-2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重拳纠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企干部起着掌舵把向的重要作用。而一个优秀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应具备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规范行事、真实务实的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崇尚实干、不务虚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在山东能源年度工作会上,提出了“作风塑形”理念,即注重善学善思“增本领”,勇于自我革命“敢斗争”,戒除骄娇二气“担重任”,深化四风整治“抓落实”。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对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故意掩盖问题,这种行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现实意义
(一)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新形势,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在整治“四风”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纵观企业干部队伍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依然没有根治,痕迹管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怕出错而不敢出头,怕担责而不敢担当,怕闯祸所以不敢创新,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面对问题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干部的担当作为营造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
(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发展需要。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者和领导者,干部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只有干部队伍充满活力、敢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激发干部的创业精神,可以推动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抓住商机,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引领企业朝着更加创新化、国际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干部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不仅可以激发整个团队的工作热情,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还能促进企业内部各个层面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与绩效。
(三)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企业需要保持活力和创造力,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保持竞争优势。通过激发干部的创业精神,可以推动企业走出舒适区,勇于尝试新的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久盈利。同时,引导干部团队形成创业文化,鼓励员工勇于担当、勇于创新,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激发全员的工作激情与创新意识,共同推动企业向着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原则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岗位绩效工作制,用日常奖金、绩效工资等短期激励稳定干部队伍,同时通过运用多样化激励方式等手段,让干部个人利益与企业未来价值捆绑在一起,增强干部对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为目的,通过绩效考核等科学方法,运用公平理论,客观评价干部,让优秀干部获得相应激励,强化干部积极进取、干事创业的动机和贡献行为。
(三)个人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尊重个人目标,找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共同点,形成干部发展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优秀干部有充足上升空间,使干部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四)容错与纠错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事项清单,鼓励改革创新,宽容工作失误,激励担当尽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叫停、早纠正,鼓励最大限度挽回损失,让纠错效果成为容错决定的重要依据。
三、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领导力不足问题。在企业干部队伍中,领导力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干部虽然身处领导岗位,但缺乏足够的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无法有效地引领和指导团队。他们往往缺乏远见卓识,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此外,一些干部在领导过程中过于强调个人权威,忽视团队合作和民主决策,导致团队氛围紧张,员工士气低落。造成领导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一些干部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过分注重学历和资历,而忽视了实际领导能力和业绩表现,导致一些缺乏领导才能的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其次,一些干部在任职后缺乏系统的领导能力培训和学习,导致他们的领导水平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能力缺失问题。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然而,一些企业干部却表现出创新能力缺失的问题。他们往往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模式,缺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度和接受度。一方面,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无法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导致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模式滞后于市场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缺乏创新氛围和文化,对创新成果的激励和认可不足,导致干部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热情。此外,一些干部在工作中过于保守和谨慎,害怕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因此选择维持现状而不愿尝试新的创新方式。
(三)责任担当意识薄弱问题。责任担当是企业干部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在一些企业中,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却显得相对薄弱。一方面,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工作任务不够认真和负责,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对干部的责任担当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使得一些干部能够逃避责任而不受惩罚。此外,一些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缺乏信心和勇气,害怕承担责任和面对失败,因此选择逃避或推诿责任。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