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委组织部长在2025年处科级干部进修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

浏览量:54

发布时间:2025-05-19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5年春季处科级干部进修班结业仪式。首先,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本次培训付出辛勤努力的党校教职工和工作人员致以诚挚问候!这次进修班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节点举办的,意义重大。通过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大家在理论武装、党性修养、能力本领等方面都有了新提升,展现了新时代干部的良好风貌。下面,我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聚焦“学以铸魂”,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思想根基

本次进修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系统安排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党章、党纪党规等课程,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从学习情况看,同志们普遍做到了三个“深化”:

(一)强化战略思维,提升谋全局的能力。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本位主义”倾向,我们开设了“城市总体规划解读”“区域协同发展”等课程,组织学员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机遇挑战”开展沙盘推演。通过学习,大家逐步树立起“跳出部门看全局、立足当下谋长远”的意识。某区发改委学员在结业汇报中提出“建立跨部门项目联审机制”的建议,这正是战略思维转化的生动体现。该机制通过整合规划、环保、财政等部门资源,将项目审批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45天,并在某新城开发中成功避免“产业同质化”陷阱。例如,在新能源产业园选址中,联审机制否决了3个与区域定位不符的项目,引导资金流向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目前该园区已集聚上下游企业47家,产值突破百亿。下一步,市委将推广“战略思维实训营”,通过模拟“城市群竞合”“产业链重构”等场景,培养干部“多维度研判、系统性谋划”能力。同时,建立“干部战略素养评估体系”,将全局观念、前瞻思维等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倒逼干部从“部门视角”向“城市视角”转变。如某区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因未充分考虑轨道交通辐射效应被评估体系亮“黄牌”,经重新论证后新增3个TOD开发片区,带动周边地价提升20%。

(二)强化改革攻坚,提升破难题的能力。面对“土地资源趋紧”“新旧动能转换”等瓶颈,我们邀请改革先锋现身说法,开展“难题攻坚工作坊”。学员们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信访积案清零”等课题,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利益相关方矩阵”等工具,形成了57条可操作方案。这种“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的培训模式,有效避免了“学用脱节”。例如,针对某化工园区“退二进三”难题,学员们设计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资本”的转型方案,既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又引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该方案通过发行产业转型专项债筹集资金12亿元,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吸引华大基因等12家企业入驻。目前,该模式已在3个工业区复制推广,盘活低效用地1.2万亩,相当于新增2个省级开发区规模。下一步,将建立“改革攻坚人才库”,对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容错免责+提拔重用”双重激励,让“敢啃硬骨头”成为干部鲜明标识。如某街道干部在推动农贸市场改造中,因创新“产权换股权”模式被纳入人才库,半年后获提拔任商务局副局长。

(三)强化底线思维,提升防风险的能力。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网络安全等新挑战,我们模拟设置了“群体性事件处置”“网络舆情引导”等情景演练。学员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到:防范风险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必须树牢“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理念。某街道学员在复盘时反思:“过去总想着‘捂盖子’,现在明白只有主动发声、依法处置才能掌握主动权。”在模拟“网红经济乱象”舆情危机中,学员们运用“黄金4小时回应法则”,通过政务新媒体矩阵联动,成功将负面舆情转化为“规范直播基地建设”的契机。演练中,某区因回应滞后导致舆情发酵的案例被制成警示片,纳入全市干部教育片库。下一步,将建立“风险防控实训中心”,开发“城市内涝模拟推演”“金融风险压力测试”等数字化场景,让干部在“逼真战场”上练就“火眼金睛”。如正在建设的“城市安全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模拟暴雨、火灾等12种灾害场景,辅助制定应急预案。同时,推行“风险隐患清单制”,要求各部门每季度上报“灰犀牛”“黑天鹅”风险点,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真正让“底线思维”落地生根。某局因瞒报地下管网老化问题被扣减考核分,局长在年度述职会上作专项检讨。

二、聚焦“学以提能”,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本领

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攻坚期,处科级干部作为中坚力量,必须具备“七种能力”。本次培训紧扣实战需求,突出三个“强化”:

(一)强化战略思维,提升谋全局的能力。 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本位主义”倾向,我们开设了“城市总体规划解读”“区域协同发展”等课程,组织学员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机遇挑战”开展沙盘推演。通过学习,大家逐步树立起“跳出部门看全局、立足当下谋长远”的意识。某区发改委学员在结业汇报中提出“建立跨部门项目联审机制”的建议,这正是战略思维转化的生动体现。该机制通过整合规划、环保、财政等部门资源,将项目审批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45天,并在某新城开发中成功避免“产业同质化”陷阱。下一步,市委将推广“战略思维实训营”,通过模拟“城市群竞合”“产业链重构”等场景,培养干部“多维度研判、系统性谋划”能力。同时,建立“干部战略素养评估体系”,将全局观念、前瞻思维等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倒逼干部从“部门视角”向“城市视角”转变。

(二)强化改革攻坚,提升破难题的能力。 面对“土地资源趋紧”“新旧动能转换”等瓶颈,我们邀请改革先锋现身说法,开展“难题攻坚工作坊”。学员们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信访积案清零”等课题,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利益相关方矩阵”等工具,形成了57条可操作方案。这种“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的培训模式,有效避免了“学用脱节”。例如,针对某化工园区“退二进三”难题,学员们设计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资本”的转型方案,既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又引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该模式已在3个工业区复制推广,盘活低效用地1.2万亩。下一步,将建立“改革攻坚人才库”,对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容错免责+提拔重用”双重激励,让“敢啃硬骨头”成为干部鲜明标识。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