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0
发布时间:2025-05-08
各位执委、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区工商联执委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刚才,大会审议通过了工商联常委会工作报告,几位企业家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听了之后很受启发。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区民营经济人士与区委、区政府同频共振、共克时艰,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工商联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牢牢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历史方位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民营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科学把握“时”与“势”,辩证看待“危”与“机”,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一)从宏观大势看,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组合拳”密集出台:国家层面修订《民营经济促进法》,省里即将出台“30条新政”,我区也制定了“黄金十条”升级版,在融资支持、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推出系列干货。特别是我们建立的“政企早餐会”机制,区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解决问题,去年累计化解企业诉求237项,办结率达92%。这些举措充分表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更加鲜明,制度保障更加有力。
(二)从区域发展看,民营经济支撑作用愈发凸显。过去一年,我区民营经济贡献了65%的GDP、75%的税收、90%的就业岗位。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比如,XX科技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的智能传感器打破国外垄断;XX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光伏电池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这些鲜活案例证明,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区创新驱动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三)从企业自身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广大民营企业主动应变、危中寻机。数据显示,全区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高于规上企业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2家,总数占全市1/4;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35%。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ESG(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XX集团建成全市首个“零碳工厂”,XX商会把“诚信经营”纳入会员准入标准。这些变化彰显出我区民营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和家国情怀。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区委、区政府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育苗、培优、护根”三大工程,推动民营经济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向“绿”而进。
(一)实施“育苗工程”,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一是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加快建设环XX大学创新圈,推动校企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年内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发挥XX科创基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让更多“金点子”转化为“金果子”。二是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量身定制“服务包”:对初创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对成长型企业,开展“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年内完成5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对龙头企业,支持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三是营造“尊商重商”浓厚氛围。完善企业家荣誉体系,开展“功勋企业家”“新生代创业之星”评选,让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
(二)实施“培优工程”,锻造现代企业硬核实力。一是支持企业“练好内功”。实施“百企升级”计划,遴选100家重点企业进行精准扶持,在管理提升、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推广XX集团“阿米巴”经营模式,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应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年内打造30个智能工厂、50个数字化车间。三是助力企业“出海远航”。建设“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产业园,组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融资等集成服务。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年内新增海外仓10个,培育省级以上出口名牌5个。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