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74

发布时间:2025-05-0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刚才,相关部门汇报了工作进展,几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

人居环境整治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是关系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深化认识:

第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我们必须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第二,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的财富。实践证明,哪里人居环境好,哪里就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我们必须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一体推进,以环境美促进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第三,这是回应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我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就是要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在优美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回顾前期工作,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建立“支部推动、党员带动、群众行动”机制,完成改厕XX户,整治黑臭水体XX处,清理垃圾XX吨,打造美丽庭院XX个,公司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但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治标准不高、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靶向攻坚。当前要重点抓好“五大行动”:

一是实施“垃圾革命”攻坚行动。 垃圾治理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牛鼻子”。要完善“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转运、县处理”体系,配齐配强保洁队伍,确保垃圾日产日清。要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回头看”,坚决杜绝反弹。要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今年要在XX个自然村试点“积分兑换”制度,引导群众养成分类习惯。

二是实施“厕所革命”提质行动。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要严格把好改厕质量关,建立“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全流程管控机制,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群众满意一个。要同步推进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探索与农业种植合作社合作,实现资源化利用。对已改厕所要开展“回头看”,解决好“不能用、不好用、不愿用”问题。

三是实施“污水革命”治理行动。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居住集中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分散户推广“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模式。要开展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建立“河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实现“发现-整治-销号”闭环管理。要严控工业废水、养殖污水排放,从源头守护水环境安全。

四是实施“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要以“五清一改”为重点,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拆除残垣断壁,整治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乱象。要开展“见缝插绿”行动,利用房前屋后、边角地块建设“四小园”XX处,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景观。要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避免“千村一面”。

五是实施“习惯革命”培育行动。 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是主角。要开展“小手拉大手”“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制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让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监督者。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确保整治工作常态长效

人居环境整治不能“一阵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治长效。重点要完善“四项机制”:

第一,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公司党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班子成员包片负责。各村(社区)要落实主体责任,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要建立“周调度、月评比、季考核”机制,将整治成效与绩效挂钩,对连续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问责。

第二,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相结合,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引导企业、乡贤通过捐资捐物、项目认领等方式参与整治。今年公司计划投入XX万元,重点支持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项目建设,确保“有钱办事”。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