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49
发布时间:2025-04-26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定位,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书记许勤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建设美丽龙江摆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奋力开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一、扛牢政治责任,以坚定的行动自觉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视察黑龙江都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2023年9月总书记来黑龙江考察期间,强调要牢牢把握黑龙江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省委书记许勤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忠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着力建设美丽龙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拥护。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经济发展才更有后劲。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中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有力的工作举措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x%以上,PM2.5平均浓度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x%,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是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加强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保护,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x%,湿地保护率达到x%。四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不牢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燃煤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扬尘污染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水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部分河流水质不稳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还需持续用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刚刚起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二是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还存在薄弱环节。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待提升;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还需加强,部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繁重,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难度较大。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推诿扯皮现象;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还需加强,环境监测、执法、应急等能力建设滞后;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发展激励机制等还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强燃煤污染治理,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推进清洁取暖工程建设,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强在用机动车检测和监管,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加强扬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措施,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扬尘污染。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管网建设,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推进河湖长制落实,加强河湖生态修复和治理,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排放。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土壤污染地块名录,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确保人居环境安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二)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加强森林资源监管,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加强森林培育,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作,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完善湿地保护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建设,推进退化湿地修复,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加强湿地监测和评估,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严格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草原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开垦、乱采滥挖等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加强草原生态修复和建设,推进退化草原治理,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和生产力。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和预报,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治理等工程建设,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加强水土保持监管,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