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区2025年以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情况报告

浏览量:82

发布时间:2025-11-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2025年以来,**区始终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置于核心位置,坚持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全局,以精准化举措破解难题。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动态监测、优化帮扶服务三方面协同发力,着力构建一道预防返贫、化解风险的坚实屏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守护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现将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区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工作主线,聚焦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两大核心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健全制度体系,筑牢政策根基。制度建设是防返贫工作的根本保障。为应对新阶段、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区着力于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有效衔接,构建起一套权责明晰、流程规范、操作性强的政策框架。首先,及时传达并印发上级指导文件,如转发《关于明确2025年**省防返贫监测范围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业务性指导文件。此举不仅统一了全区范围内的思想认识,更为关键的是,进一步细化了监测对象的识别标准,明确了“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核心判定指标的具体内涵,规范了从风险识别、对象纳入到帮扶实施、风险消除的全链条工作流程,确保镇、村两级开展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避免了政策执行的随意性和偏差。为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群众,**区创新工作方法,精心打造了帮扶政策“工具箱”。其中包含了针对性编制的《2025年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与《2025年帮扶政策明白纸》。这两份“明白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复杂的政策条文转化为群众能看懂、能理解、能操作的实用指南,第一时间通过工作网络下发至各镇(街道),并明确要求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必须将“明白纸”宣传到户、讲解到人。这种“靶向”宣传的方式,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区统筹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通过区融媒体中心、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在各村(社区)公开栏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册,大力普及防返贫监测政策及防贫基金救助政策,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显著提升了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和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二)强化动态监测,织密预警网络。精准识别是防止返贫的第一道关口,动态监测是守住底线的重要手段。**区始终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严谨原则,建立起一套覆盖全面、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在监测对象纳入环节,严格遵循《**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等文件的规定程序。今年以来,区级层面主导完成了6个批次的监测对象信息比对、审核批复与公告工作,累计新纳入监测对象31户91人。整个纳入过程坚持“农户申请、村级评议、镇级审核、区级审定”的规范流程,所有纳入程序的佐证资料均实现标准化归档,并第一时间与教育、医疗、住建、人社等行业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这种跨部门的信息联动,为后续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帮扶措施能够精准对接风险类别和对象需求。在风险消除核查环节,坚决杜绝“一刀切”或按比例消除的现象。**区严格执行区级入户核查程序,对镇、村上报的拟消除风险对象进行逐户核实。今年累计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实地核查了155户拟消除风险对象。核查内容不仅包括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的稳定性,还延伸至家庭成员就业情况、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内生发展动力等多个维度。在核查过程中,共驳回了9户因风险尚未稳定消除或基础条件仍不稳固而不符合条件的拟消除风险监测户,牢牢守住了风险消除的质量关口和“最后一道屏障”。为实现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区着力畅通了上下联动、横向互通的监测预警体系。今年以来,通过数据比对,累计收集并处理了市、区两级推送的涉及大病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新增农村低保、残疾等各类预警信息共计5464条,并针对其中反映出的集中性、趋势性问题,向下级单位下发了7期工作提示函,督促其迅速核查、及时干预。高效完成了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中的农户自主申报信息核实5件、系统下发的疑点数据处理117条。依托**省防返贫监测预警子系统,高效办结了农户自主申报预警9条、行业部门筛查预警2624条、平台自主监测预警40条。这一立体化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潜在风险的全天候、全方位扫描,大大提升了防返贫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