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84

发布时间:2025-10-14

同志们,企业家朋友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推进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部署,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合作新篇,加快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人工智能应用示范的先行区。刚才,几位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作了非常精彩的发言,既有对产业前沿的深刻洞察,也有对*发展的真知灼见,听了很受启发。市科技局、市工信局也通报了相关情况。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刻认识发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这为我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发展指明了方向。谁能在这场竞赛中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赢得未来。对我市而言,发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经过多年培育,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5%;拥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超过1.5万家,集聚了*科技、*智能等一批行业龙头;在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超算中心一期已经建成投用,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这些都为我市在人工智能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大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在顶尖人才集聚、原始创新能力、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压力前所未有。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把发展数字经济特别是人工智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奋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决不能在这一轮颠覆性技术浪潮中掉队、失速。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重点,协同推进,着力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第一,要着力夯实“新基建”底座。算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水和电”。要统筹推进“算力、算网、算法”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快提升智能算力供给能力。要高标准推进*超算中心二期建设,力争到2026年,全市智能算力规模超过5000P。要探索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的算力供给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算中心建设运营,降低企业用算成本。二是构建高速泛在的算力网络。要加快5G-A、全光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打通算力在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通道,实现“算力一张网、调度一平台”。三是打造高质量的算法与数据资源库。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围绕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开展联合攻关。要加快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建设高质量的行业训练数据集,为大模型训练和应用提供“数据燃料”。

第二,要着力培育“强产业”集群。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坚持“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协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一是做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要重点发展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智能传感器等基础层,培育壮大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等技术层,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长板。力争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二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百业。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聚焦制造业、金融、文旅、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打造100个以上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要以“智改数转”为抓手,支持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技术改造生产线,建设一批“黑灯工厂”“无人车间”,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三是培育领军型“链主”企业。要建立人工智能企业梯度培育库,实施“一企一策”,支持*智能等本土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同时,要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