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3
发布时间:2025-09-2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中央层面和*主管单位关于学习教育评估总结工作的最新通知精神与工作提示,回顾总结中心前一阶段学习教育的总体情况,通报领导班子查摆问题与集中整治的整改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自查评估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头看”的总结会,更是一次“向前走”的动员会,对于我们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地完成好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推动中心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心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主管单位党组的工作要求,将深入贯彻纪律规定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动学习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思想根基更加牢固。中心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学习计划,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常态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研读纪律规定。据统计,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心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专题学习21次,各党支部开展相关主题党日活动80余场次,党员干部的学习笔记平均超过1.5万字。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广大干部职工对于作风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贯彻落实纪律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得到显著增强。
二是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履职效能得到提升。中心上下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文风会风持续改进,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心印发的文件数量减少了18%,各类会议数量压减了22%,会议时长平均缩短了30%以上。调查研究更加务实,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地区林区、*草原等生物灾害防治一线,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现场解决了一批基层反映强烈的技术难题和保障问题,有效杜绝了“走秀式”“盆景式”调研。厉行节约蔚然成风,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的管理更加规范严格,三公经费支出较预算额度下降了8%,行政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这些作风上的积极转变,直接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国林草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响应速度提升了10%,重大灾害防治的科技贡献率稳步增长,为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三是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通过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开展廉政提醒谈话等方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纪律的“高压线”通上了“高压电”,规矩的“铁笼子”越扎越紧。中心领导班子带头查摆问题,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共梳理出涉及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担当作为等方面的6大类23个具体问题,并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截至目前,已有19个问题基本整改到位,其余4个长期问题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这种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为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照中央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照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照干部职工的新期待、新期盼,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思想认识的“防火墙”仍有薄弱环节。少数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歇歇脚、松口气”的错误思想。有的认为学习教育搞了这么多轮,纪律规定也强调了这么多年,已经差不多了,产生了麻痹松懈的情绪。有的对一些“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现象警惕性不高,认为只要不触碰明显的红线,打打“擦边球”无伤大雅。比如,有的同志在基层调研时,虽然不接受超标准接待,但在行程安排上仍然存在追求“舒适度”的现象;有的会议虽然时间缩短了,但“穿靴戴帽”、讲空话套话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思想上的“灰尘”如果不及时清除,就可能成为侵蚀作风堤坝的“蚁穴”。
(二)问题整改的“钉钉子”精神仍需发扬。从领导班子查摆问题的整改情况看,虽然大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整改还不够彻底,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的工作还有待加强。例如,在整治“文山会海”方面,虽然文件和会议的总量下来了,但一些文件的质量不高,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基层单位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消化”和“转化”。在提升担当作为方面,一些干部“怕出错”的思想仍然存在,面对一些历史遗留的、涉及多方的复杂业务难题,存在“绕道走”“等一等”的现象,攻坚克难的锐气和勇气还有所欠缺。这说明我们的整改还没有完全做到“一竿子插到底”,在“治未病”和“除病根”上还需下更大力气。
(三)制度执行的“铁笼子”仍有缝隙。尽管我们已经修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监督检查不够严格、责任追究不够有力的情况。有的制度停留在纸面上、挂在墙壁上,没有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在项目资金监管方面,虽然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但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预算调整、经费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动态监督还不够到位,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对一些违反制度的“小问题”“微行为”,有时碍于情面,批评教育多,动真格处理少,没有真正让制度长出“牙齿”,发挥出应有的刚性约束作用。
这些问题,既有思想根源上的问题,也有制度机制上的原因,更有工作落实上的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此次自查评估为契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加以整改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扎实开展学习教育自查评估总结工作
做好本次自查评估总结工作,是学习教育承前启后、深化拓展的关键一步。中心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严格按照中央和*主管单位的要求,把自查评估的过程,转化为深化认识、增强信心、巩固成果、推动工作的过程。
(一)要坚持“开门评估”,广泛听取意见。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此次自查评估,绝不能搞“体内循环”和“自我评价”。要真正把门敞开,把姿态放低,真心诚意地邀请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今天会后,将向全体干部职工发放《学习教育测评表》,大家要本着对组织、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填写,客观评价,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测评表要做到全员覆盖、不落一人。除了书面测评,各部门还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个别访谈、设立网络意见箱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听取意见。特别是要注重听取一线科研人员、基层派出机构以及服务对象的真实声音。对收集到的所有意见建议,都要建立台账、逐条梳理、专题研究,将其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坚决杜绝为了评估而评估,为了过关而迎检的错误做法,真正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二)要突出“政治标尺”,从严从实评估。自查评估的核心,在于一个“严”字,关键在于一个“实”字。评估内容不能大而化之,必须聚焦核心、突出重点。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评估我们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是否得到提升;要对照纪律规定的具体条文,逐条逐项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要对照领导班子查摆的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评估整改措施是否落地、整改效果是否真实、长效机制是否建立;要对照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评估我们的解决力度和群众的认可程度。评估工作要由中心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牵头,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深入到各部门、各支部,通过查阅资料、核实数据、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核查。评估结果要敢于较真碰硬,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好就是好,差就是差,确保评估结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