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区教育系统廉政专题党课上的讲话讲稿

浏览量:63

发布时间:2025-09-16

同志们:

大家好!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学年即将开启的关键节点,我们今天把全区教育系统的“关键少数”——教育局中层以上干部、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党组织书记、行政主要负责同志,都请到这里,上一次廉政专题党课。主要目的,就是和大家一起,重温党纪、剖析案例、明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营造我区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新学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注入一剂强劲的“清醒剂”和“预防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区作为本市的经济强区、创新高地,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肩上扛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千钧重担,手中掌握着配置教育资源、评价师生、管理学校的重要权力。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声誉,更深刻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校风、一个区域的教风,乃至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围绕“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个主题,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深刻认识形势,牢牢把握管党治教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主动”和“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当前形势最精准、最深刻的概括。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理解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管党治教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从全局看,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不减,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大以来,正风肃纪反腐的力度持续加大,释放出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从中央到地方,查处了一批又一批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也拍掉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这充分说明,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坚如磐石,反腐败绝对没有“歇歇脚、松口气”的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不存在所谓的“特殊地带”和“法外之地”,教育系统更不是一方净土。认为教育领域都是清水衙门、都是知识分子,不会出大问题的想法,是极其天真和危险的。恰恰相反,正因为教育承载着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期盼,教育领域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任何一起腐败案件,都更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其负面影响甚至会被成倍放大,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从我区看,教育系统廉政风险不容忽视,正风肃纪任务依然繁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我们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都走在了全市前列,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成绩。但成绩背后,我们更要看到隐忧和风险。根据区纪委监委的统计数据,从2022年到2024年这三年间,我们共收到涉及教育系统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128件,经初核立案3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2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涉及违纪违法资金高达1100余万元。这些数据触目惊心,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次党性的沉沦、一个家庭的悲剧、一笔教育资源的流失。从案件分析来看,我区教育系统违纪违法问题主要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问题多发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案件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设备采购、食堂管理、招生录取、职称评定、课后服务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这些领域往往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容易成为腐败的“温床”。二是“关键少数”违纪违法问题突出。在被查处的42人中,担任学校党政“一把手”或中层正职的就有28人,占比高达66.7%。这说明,“一把手”一旦失守,就容易带坏一个班子,搞垮一所学校。三是风腐一体、由风及腐的特征明显。很多案件的源头,都是从一顿饭、一张卡、一份礼品开始的,是“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的同根同源、相互交织。一些干部在“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中,逐渐放松了警惕,从小节失守滑向了腐败的深渊。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是对我们最直接、最深刻的警示。我们必须彻底摒弃“看客”心态,不能把别人的教训当成“故事”来听。要深刻认识到,腐败的风险就在身边,挑战就在眼前。全区教育系统的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切实增强履行主体责任的紧迫感、提高队伍管理的责任感、强化自我约束的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共创清正育人的良好环境。

二、以案为镜鉴,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最好的教科书。正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教育领域是重中之重。刚才我通报了一组数据,接下来,我再剖析几个发生在教育系统的典型案例,希望大家能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做到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位“明星校长”的陨落。*区某实验学校原校长王某,曾是全市知名的教育专家,业务能力非常强,办学思路清晰,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学质量、社会声誉连年攀升,他个人也获得了无数荣誉。然而,随着权力的增大和别人的吹捧,他的心态开始失衡。从最初接受家长为孩子转学送来的高档烟酒,到后来在学校改扩建工程中,主动向承建商暗示,收受巨额“感谢费”;从利用职务之便,安排亲属承揽学校食堂、超市的经营权,到最后甚至将手伸向了国家专项教育经费,通过虚列开支、虚开发票等方式套取公款,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最终,这位昔日的“明星校长”沦为了阶下囚。这个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深刻的。一是党性失修是总根源。王某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了入党誓词,忘记了初心使命,把党性原则抛诸脑后,在权力、金钱、名利面前打了败仗。这警示我们,党性修养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二是权力失管是催化剂。王某在一所学校里说一不二,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监督机制完全失灵,导致他的权力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最终酿成大祸。这警示我们,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任何不受监督的权力,都必然导致腐败。我们必须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主动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三是小节失守是突破口。从收受烟酒到收受巨额贿赂,王某的堕落轨迹清晰地表明,腐败的堤坝往往是从一个很小的蚁穴开始崩溃的。这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谨防“第一次”的失守,守住小节,才能保住大节。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一个“隐形金库”的覆灭。*区某中学,为了给教职工发放各种名目的福利和奖金,也为了方便处理一些不合规的招待开支,由时任校长李某和总务主任张某商议,通过向学生违规收取补课费、资料费,以及虚报学生食堂采购成本等方式,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几年来,“小金库”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用于滥发福利,还成了少数领导个人挥霍的“提款机”。最终,因内部分赃不均产生矛盾而被举报,李某、张某及相关责任人均受到严肃查处。这个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同样具有代表性。一是规矩失范是祸根。李某等人打着“为教职工谋福利”的幌子,公然违反财经纪律,把党纪国法当成“稻草人”。他们认为这是“集体决策”,法不责众,最终却害了集体,也害了自己。这警示我们,规矩就是规矩,红线就是红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触碰。所谓的“潜规则”“土政策”,在党纪国法面前都不堪一击。二是嗜好失控是导火索。调查发现,李某个人有赌博的恶习,设立“小金库”的初衷或许是为了集体,但后来却把“小金库”当成了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这警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陷入泥潭。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