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7
发布时间:2025-07-27
今年以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工业强区、项目为王”发展战略,确立“1234”党建工作思路,即围绕“党建业务深度融合”1个中心,突出“服务企业发展、助推项目建设”2个重点,打造“红色领航、红色服务、红色先锋”3个品牌,实现“党建质量、服务效能、项目增速、经济指标”4个提升。立足项目审批、企业服务、经济运行等核心职能,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施“红色领航”工程,筑牢思想根基。一是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党组领学、支部集中研学、党员自主深学的“三位一体”学习体系,线上定期推送政策解读、经济热点分析等专题内容,线下开展“党建引领经济发展”主题宣讲,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与党员干部交流研讨,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二是深化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20余场次,通报典型案例15起,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三是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聚焦经济领域舆情风险点,建立“监测—研判—处置”全链条机制,针对项目建设、政策调整等敏感领域开展常态化风险排查,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
(二)打造“红色服务”品牌,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组建专业服务队伍,破解企业办事难题。企业开办效率跃升,营业执照办理时限压缩至1小时以内,个体户全程电子化登记424户,企业简易注销占比达62%。优化企业跨区迁移服务,共简化迁移企业18家,实行厦漳泉企业查档一窗通办。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实现招标投标“不见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跨省远程异地评标2个,作为副场开展4个,免收投标保证金2600多万元。二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数字化服务效能。2025年上半年开展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评选,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等领域,推出“服务式监管”“‘135’维权服务模式”等10项创新举措。上线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政务咨询助手”,提供7×24小时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精细化服务。三是深化一线服务机制,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轻骑兵”“大篷车”下沉一线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政务服务,现场协调解决用工需求、融资困难等问题6个。同步推进“局长走流程”活动,24个部门198人次参与,覆盖108个事项,发现并解决问题8个,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培育“红色先锋”队伍,助推项目攻坚。一是选派年轻党员业务骨干组建“红色专班”。聚焦省委“三争”行动和市委“项目提效年”行动部署,创新推行“七个一”全流程推进机制。2025年上半年15个省级、60个市级、280个区级重点项目均超序时推进,投资完成率超3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位居全市前列,实现首季“开门稳”“开门红”。二是实施“头雁培育”计划。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作为“红色先锋”骨干,通过专题培训、岗位练兵、项目历练等方式,提升其综合能力。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经济运行监测等重点工作,开展“经济政策进企业”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宣传解读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并定期组织成果展示和评比,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