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54

发布时间:2025-07-1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部署重点工作,动员全省上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决扛牢重大政治责任,高质量完成过渡期各项任务,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刚才,**同志作了具体部署,**同志主持了会议,讲得都很好,我都赞同。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发言,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同志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绝不是一般性的工作,而是我们必须扛牢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守住的底线任务。为什么这么讲?

(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人民恩重如山,对贵州发展念兹在兹。在贵州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总书记都为我们把脉定向、擘画蓝图。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我们抓好这项工作,就是对总书记殷殷嘱托最响亮的回应,就是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最直接的体现。任何在这项工作上的闪失、懈怠,都是对总书记、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不负责。

(二)这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必然要求。**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我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但必须清醒看到,我省脱贫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部分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能力仍然不强,返贫致贫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容忽视。今年是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关键之年。收官之年更要响鼓重锤,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确保不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牢牢守住这条底线。这不仅关系脱贫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全省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

(三)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坚实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乡村全面振兴,就没有**的现代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三农”根基。当前,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在乡村振兴上不能掉队,更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必须乘势而上、持续发力。

(四)这是对全省各级干部能力作风的现实检验。这项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它考验的是我们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担当精神、工作能力和务实作风。能否如期高质量完成过渡期任务,实现向常态化帮扶的平稳过渡和无缝衔接,是对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全面检验。全省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国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巩固

会议指出,要聚焦国家考核反馈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好整改。这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动真碰硬、一抓到底。

(一)要压实责任,从严从实抓整改。对反馈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主动认领、照单全收,绝不能讳疾忌医、遮遮掩掩。要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特别是市县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销号管理。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督导,严格验收把关,确保真整改、实整改、改到位。整改成效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绝不能搞形式主义、虚假整改。

(二)要精准发力,加快补齐突出短板。要聚焦“3+1”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这个核心,持续开展动态排查和监测,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确保动态清零、稳定达标。特别是饮水安全,要持续巩固提升,确保水源稳定、水质达标、管护到位。要下大力气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这个“后半篇文章”。我省搬迁规模大(192万人),后续扶持任务艰巨繁重。要着力在促进就业、发展产业、完善配套、社区治理、社会融入上下功夫,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着力提升帮扶产业项目管理水平,坚决纠治“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等问题。对现有帮扶产业项目要全面梳理评估,对效益不佳、带动力不强的要精准施策、盘活提升;对新上项目要强化论证、科学决策,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发挥效益一个。要高度关注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群众认可度。

(三)要提升监测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这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防线。织密监测网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等“一线哨兵”作用,加大日常走访排查力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优化自主申报方式,让群众申报更便捷、更愿意报。要完善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与民政、医保、残联、人社、教育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比对,提高风险发现的前瞻性和精准性。精准落实帮扶。对监测对象,必须坚持“一户一策”“一人一策”。要深入分析返贫致贫风险点,是因病因灾?还是缺劳力缺技术?或是产业发展失败?原因搞准了,帮扶才能精准。要整合各类资源,精准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健康帮扶、教育帮扶、综合保障等针对性措施。帮扶措施要管用、有效、可持续,不能搞“大水漫灌”。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风险稳定消除的及时标注退出,新出现的风险及时纳入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