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党课讲稿:学思践悟夯作风 笃行致远谱新篇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3000字)

浏览量:69

发布时间:2025-07-18

同志们: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以“学思践悟夯作风,笃行致远谱新篇”为主题开展专题党课,就是要从政治高度把握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XX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政治内涵:从“三个维度”看“为什么抓”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一)从历史维度看,作风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传家宝”

回顾百年党史,作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革命战争年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人民群众看到“共产党的军队和旧军队不一样”,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精神,树立起作风建设的时代标杆;改革开放以来,从“反‘四风’”到“三严三实”,我们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作风积弊,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历史反复证明:作风硬则事业兴,作风散则根基摇。

(二)从理论维度看,作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遵循。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与党的初心使命、与治国理政、与人民幸福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指明了“抓什么、怎么抓”的方向。特别是“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既强调“常”的坚持,又突出“长”的机制,体现了对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三)从实践维度看,作风建设是推动XX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当前,XX正处于“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XX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期,面临着XX等重大任务。从近期调研和督查情况看,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躺平”不作为,对群众诉求“推拖绕”;有的“虚浮”不务实,搞“材料政绩”“数字工程”;有的“散漫”不守矩,执行纪律“打折扣”。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阻碍发展、寒了民心。只有以过硬作风提振精神、凝聚合力,才能啃下“硬骨头”、闯过“深水区”,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二、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现实挑战:从“三类问题”看“抓什么重点”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表现,靶向发力、精准施治。结合近年来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反馈和群众反映,当前需重点纠治以下三类问题:

(一)纠治“虚、浮、假”的形式主义问题

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头号大敌”。具体表现为:一是“重痕不重绩”,把“留痕”当“留功”,会议记录“补得全”、工作台账“做得美”,但实际成效“看不见”;二是“重说不重做”,表态“震天响”、行动“轻飘飘”,对上级部署“轮流圈阅”,对群众需求“层层转发”;三是“重显不重隐”,热衷“短平快”的“显绩”,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敷衍塞责。例如,去年XX领域督查发现,某单位为迎接检查,临时组织人员补填3年台账,涉及数据2000余条,严重背离工作初衷。

(二)纠治“推、拖、躲”的官僚主义问题

官僚主义是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官气十足”,对群众“打官腔”“摆架子”,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二是“责任甩锅”,遇到问题“踢皮球”,把“不归我管”挂在嘴边,把“按程序办”当“挡箭牌”;三是“能力恐慌”,面对新任务“不会为”,面对矛盾“不敢为”,甘当“太平官”“木偶官”。今年XX月,群众反映某社区“12345”热线工单中,“已联系、待跟进”的重复工单占比达35%,本质上就是官僚主义作祟。

(三)纠治“松、散、软”的纪律松弛问题

纪律松弛是作风滑坡的“起始点”。个别干部存在“小节无害”思想:有的“八小时外”自我放松,违规吃喝、参与娱乐活动;有的“特权思想”作祟,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违规占用公共资源;有的“底线模糊”,对苗头性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搞“好人主义”。今年XX纪委通报的XX起典型案例中,因违反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被处分的占比达42%,教训十分深刻。

三、系统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从“四个抓手”看“怎么抓长久”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既靠思想引领“铸魂”,又靠制度约束“立规”,更靠监督问责“加压”,形成闭环管理。

(一)以思想淬炼为“根”,筑牢作风建设的“精神堤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主题教育,通过“第一议题”、专题研讨、红色教育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信仰之力”,从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优良之风”,从先进典型中对标“初心之责”。要深化“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组织干部围绕“我为作风建设做什么”“群众最反感的作风问题是什么”开展大讨论,推动“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二)以制度建设为“纲”,扎紧作风建设的“规矩笼子”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要聚焦“四风”新表现新变种,修订完善《XX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重点工作闭环落实机制》等制度,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要建立“作风建设负面清单”,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细化为XX项禁止行为,让干部“心中有戒”。要强化制度执行刚性,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零容忍”,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例如,针对“文山会海”问题,严格执行“无实质内容的文件不发、无明确议事清单的会议不开”,今年1—6月,全系统文件、会议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8%、22%,效果显著。

(三)以监督问责为“剑”,形成作风建设的“震慑效应”

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构建“大监督”格局,整合纪检、巡察、审计、群众等多方力量,开展“点穴式”督查、“飞行式”检查,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解剖麻雀”。要创新监督方式,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对公务用车、财务报销等数据实时比对,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要强化问责倒逼,对顶风违纪的“严查快办”,对问题多发的单位“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今年以来,全系统开展作风专项督查XX次,批评教育XX人,党纪政务处分XX人,形成有力震慑。

(四)以文化浸润为“魂”,培育作风建设的“深厚土壤”

优良作风需要文化滋养。要弘扬“实干文化”,选树“担当作为好干部”“群众满意好科室”等先进典型,让“干实事、求实效”成为主流;要传承“清廉文化”,打造XX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家庭助廉”“清风讲堂”等活动,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深入人心;要倡导“奋斗文化”,设立“攻坚突破奖”“创新贡献奖”,激励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比学赶超”。例如,XX部门开展“作风标兵”评选活动,将作风表现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直接挂钩,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显著提升。

同志们,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作风,以“钉钉子精神”管长远,让优良作风成为XX干部的“金色名片”,为推动XX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