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党课讲稿:以史为鉴 共筑新时代保密防线(8800字)

浏览量:142

发布时间:2025-07-15

同志们:

在当今时代,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更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保密工作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守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固堡垒,其意义不言而喻。市直机关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大量重要信息的处理与管理工作,保密责任重大。年轻干部作为市直机关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希望,更应深刻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保密意识和能力。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市直机关年轻干部保密教育大会,旨在通过深入学习和交流,让大家切实筑牢保密防线,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我围绕保密工作,从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溯源寻根,洞察保密工作发展脉络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保密工作源远流长,从诞生之初便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回顾党的保密工作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应对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保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斗争环境,保密工作成为生死攸关的重要任务。从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开始,保密工作就受到高度重视。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对保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党员保守党的秘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白色恐怖笼罩的艰难岁月里,党的地下工作者凭借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巧妙运用各种秘密工作方法,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传递情报、组织活动,为革命事业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勋。例如,隐蔽战线的英雄们通过秘密交通站、暗号联络等方式,建立起了一条坚不可摧的红色情报通道,确保了党中央与各地党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安全,为革命斗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保密工作是党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手段,为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保密工作稳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艰巨任务,保密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保密法规,为保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制度框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保密工作围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防科技等重要领域,积极发挥保障作用。广大保密工作者坚守岗位,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了国家重要信息和核心技术的安全。例如,在“两弹一星”等重大国防科技项目中,无数科研人员和保密工作者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倾注在保密事业中,为我国国防实力的提升和国家安全的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保密工作在这一时期的稳步发展,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筑牢了安全屏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保密工作创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一时期,保密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发展。一方面,保密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密工作进入了法治化轨道。此后,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为保密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保密技术防范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密工作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防护,有效应对了信息化时代的保密挑战。同时,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也不断加强,全社会的保密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保密工作通过不断创新突破,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保密工作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将其纳入国家安全总体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保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创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就保密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保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保密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完善党管保密领导体制机制,加强保密法治建设,提升保密科技水平,强化保密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保密管理制度,为维护国家秘密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保密工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在新时代的复杂形势下,保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二、以案为鉴,敲响公职人员失泄密警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国家安全部公开通报了多起公职人员失泄密案例,这些案例触目惊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市直机关的年轻干部,我们要从这些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增强保密意识,严守保密纪律。下面,我将选取几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一:某市政府办公室干部张某违规传递涉密文件案

2023年5月,某市政府办公室干部张某,在处理一份机密级文件时,为图方便,擅自将文件拍照后通过微信发送给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同学李某,李某将文件转发至其所在单位的工作群,导致该机密级文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造成严重泄密后果。经调查核实,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六条“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相关规定,张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李某也因违规转发涉密文件受到相应处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引导,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这起案例警示我们,公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操作,不能因一时的疏忽大意而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案例二:某市直单位工作人员王某违规使用社交媒体发布涉密信息案

2022年10月,某市直单位工作人员王某,在参加一次涉密会议后,未经批准,擅自将会议内容整理成文档,并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部分涉密信息。该微博被大量转发,引起了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的关注,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经鉴定,王某发布的信息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王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七条“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制、发行,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息编辑、发布,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王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公职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任何涉密信息,切实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三)案例三:某科研单位工程师赵某私自留存涉密资料案

2021年8月,某科研单位工程师赵某,在参与一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过程中,私自将部分涉密资料带回家中,用于个人学术研究。后因家中被盗,这些涉密资料丢失,造成重大泄密事件。经调查,赵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四条“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规定。赵某因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涉密人员、载体、数据、网络、场所等的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管理,提高保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这起案例告诫我们,科研人员在从事涉密科研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妥善保管涉密资料,严禁私自留存,防止因个人疏忽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四)案例四:某国有企业员工孙某被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策反案

2020年6月,某国有企业员工孙某,在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期间,结识了一名自称是某国际学术机构工作人员的境外人员。该境外人员以高额报酬为诱饵,拉拢孙某为其提供所在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孙某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渐丧失了政治立场和保密意识,先后多次向该境外人员提供了大量涉密信息,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经侦查,孙某的行为已构成间谍罪。最终,孙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剥夺政治权利三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这起案例深刻揭示了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对我国渗透、窃密的严峻形势,公职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决抵制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的拉拢、策反,筑牢反奸防谍的坚固防线。

(五)案例五:某市直机关干部李某违规将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案

2019年12月,某市直机关干部李某,为了方便工作,擅自将一台存储有大量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上。该计算机被境外黑客攻击,导致大量涉密信息被窃取,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经调查,李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四条“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规定。李某受到开除公职处分,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公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涉密信息系统管理规定,严禁将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防止因网络安全问题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三、多维剖析,把握保密工作关键要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把握关键要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一)深化保密意识认知,筑牢思想防线。一是深刻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今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市直机关年轻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可能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和重要决策,一旦泄露,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增强敌情观念。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对我国的渗透、窃密活动日益猖獗,手段更加隐蔽多样。市直机关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敌情观念,提高警惕,坚决防范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的拉拢、策反和窃密活动。要认识到,间谍就在身边,泄密隐患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由于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作祟,对保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无密可保”“有密难保”等错误认识,从而导致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市直机关年轻干部要坚决克服这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的观念,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认真落实保密措施,确保国家秘密绝对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我们要将这种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贯穿到保密工作中,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二)严守保密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一是严格执行定密制度。定密是保密工作的源头和基础,定密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保密工作的成效。市直机关年轻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定密职责,规范定密程序,确保定密精准、科学。要加强对定密工作的审核把关,对不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要及时向上级机关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请示,不得擅自定密。二是加强涉密载体管理。涉密载体是国家秘密的重要承载形式,加强涉密载体管理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内容。市直机关年轻干部要严格遵守涉密载体管理规定,对涉密文件、资料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销毁等各个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下。要做到专人保管、专柜存放、专册登记,严禁将涉密载体带出办公场所,严禁在互联网上传输涉密信息。三是规范涉密信息系统使用。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涉密信息系统已成为机关单位处理涉密信息的重要平台。市直机关年轻干部要严格遵守涉密信息系统管理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涉密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职责。要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严禁在涉密信息系统中处理与工作无关的事务,严禁将涉密信息系统接入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在保密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确保保密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