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8
发布时间:2025-07-15
同志们:
通过对《习近平经济文选》的认真研读,我深刻领会到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指引力。本书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为我们把握发展大势、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本市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一、聚焦创新引领,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XX作为传统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创新发展。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XX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如徐工集团、XX矿务集团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然而,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徐工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创新平台给予资金支持,增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
(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近年来,XX在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设了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但创新创业氛围仍不够浓厚,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业培训、融资服务、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支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提升服务能力,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对服务效果显著的创新创业载体给予奖励,推动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培育新兴产业集群。XX在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要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加强产业链招商,围绕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支持本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二、着眼协调共进,绘就均衡发展“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XX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XX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此外,还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二)加强区域协同发展。XX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对于提升XX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的合作。在交通方面,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在产业方面,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与周边城市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在生态方面,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等工作。还要加强XX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借助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和优势,推动XX高质量发展。
(三)统筹产业协调发展。XX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XX的交通枢纽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三、秉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XX曾经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生态环境问题一度十分突出。近年来,XX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较大压力,绿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础,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污染治理。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强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监管,推进机动车尾气检测与治理,加强城市扬尘管控。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同时,还要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支持XX的新能源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支持节能环保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引导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如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营造绿色生活氛围。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增加公共自行车投放,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