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检察院党组书记在2025年检委会(扩大)会议暨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90

发布时间:2025-05-2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检委会(扩大)会议暨办案质效分析研判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办案工作,深刻剖析质效短板,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刚才,案管办通报了全市检察业务核心数据,各业务部门作了专题汇报,几位副检察长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我代表院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一)聚焦中心大局,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以高质量履职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32件涉企案件实行“一案一专班”,依法不起诉民营企业经营者8人,清理涉企“挂案”15件,帮助企业追赃挽损2.3亿元。二是助力防范化解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起诉非法集资、洗钱等案件45件68人,追赃挽损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针对寄递安全、窨井盖治理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23份,推动行业专项整治。三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办理侵犯商业秘密、专利权案件12件,与市市场监管局建立“行刑衔接”机制,经验做法被最高检转发。

(二)践行司法为民,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牢记“检察为民”初心,以“如我在诉”情怀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一是守护群众“舌尖上”“脚底下”安全。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立案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5件,督促整改问题商铺38家;针对城区盲道被占用、窨井盖缺失等问题,推动相关部门修复设施120处。二是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成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区5个,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28人;联合教育局、妇联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42场,覆盖师生3万余人。三是化解群众信访矛盾。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受理的215件信访案件全部在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答复,领导包案化解重复信访12件,司法救助率同比提升18%。

(三)强化监督质效,司法公正有力彰显。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一是刑事检察提质增效。贯彻“少捕慎诉慎押”理念,诉前羁押率降至2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监督立案、撤案准确率达100%,纠正漏捕漏诉同比减少23%,“案-件比”优化至1:1.12。二是民事行政检察精准突破。办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35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2件,法院采纳率92%;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21件,同比翻番,相关经验被《检察日报》头版报道。三是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发展。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87件,诉前整改率98%,提起诉讼案件全部获法院支持;探索“公益诉讼+碳汇补偿”机制,督促补植复绿80亩,追偿生态修复金120万元。

二、正视短板不足,增强提升办案质效的紧迫感责任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检察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短板、靶向施策。

(一)司法理念滞后制约质效提升。一是“重刑轻民”观念尚未彻底转变。部分检察官对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重视不够,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数量偏少,行政争议化解仍停留在“就案办案”层面。二是“机械司法”倾向依然存在。如某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因未充分考虑被害人家庭实际困难,仅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未有效推动赔偿和解,导致当事人反复申诉。三是“数据思维”应用不足。对最高检推行的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深,部分核心数据如刑事“案-件比”、民事裁判监督率等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监督能力不足导致履职短板。一是新型犯罪应对能力欠缺。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型犯罪,证据审查、法律适用难题突出,某院办理的“杀猪盘”诈骗案因电子数据取证不规范,导致关键证据被排除。二是精准监督水平有待提高。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线索发现难、成案率低,某院去年办理的2件虚假诉讼案件均依赖当事人举报,主动发现能力不足。三是公益诉讼调查手段单一。过度依赖行政机关配合,自行调查取证比例不足30%,某院办理的某水库污染案,因未及时委托第三方检测,导致关键证据灭失。

  • 点赞 0

  • 收藏 0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