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委副书记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述职报告

浏览量:106

发布时间:2025-05-24

一、经济责任审计履职情况

(一)财政管理与经济决策的规范性与效能。作为县委副书记,我始终将财政资金规范管理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坚持“依法理财、科学决策、绩效导向”原则,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财政预算执行方面,严格落实《预算法》要求,牵头完善县级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监督全流程管理制度,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的闭环机制。202X年,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集中财力保障了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投入,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在重大经济决策中,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对招商引资、政府投资项目等经济事项,组织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程序合规、结果科学。例如,在推动XX产业园建设过程中,牵头成立项目评审小组,对入园企业资质、环保标准、财税贡献进行量化评估,避免低效投资和资源浪费。同时,针对审计指出的部分专项资金拨付滞后问题,主持修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和时限要求,资金拨付效率提升30%以上,有效保障了重点工程进度。

(二)政策执行与经济项目推进的实效性。围绕中央和省市经济政策落地,我坚持“政策到县、责任到人、成效到户”的工作思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产业扶持方面,主导制定《特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整合涉农资金2.8亿元,扶持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200元。针对审计反馈的“部分产业项目效益未达预期”问题,牵头建立“项目库动态调整+绩效后评价”机制,对连续两年未达标的项目实施主体取消扶持资格,倒逼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协调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简化审批流程,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202X年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8%。同时,针对历史遗留的工业园区土地闲置问题,组织专班清查低效用地1200亩,通过“腾笼换鸟”引进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现亩均税收增长25%。

(三)经济风险防控与廉洁从政的底线意识。始终将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作为履职底线,牵头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严控隐性债务增量,通过盘活国有资产、争取专项债等方式,化解存量债务12.6亿元,债务率下降至警戒线以下。在金融风险防控方面,推动成立县域金融风险处置专班,清理整顿P2P网贷、非法集资等风险点11处,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针对审计指出的“部分工程招投标不规范”问题,主持修订《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推行“电子招投标+全程录像”模式,堵塞人为干预漏洞。在廉洁自律方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分管领域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压减会议培训、公务接待费用15%,并主动申报个人重大事项,未发生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行为。

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履职情况

(一)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系统性谋划。作为县委副书记,我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作为检验生态责任的重要标尺。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牵头编制《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38%,完成23个村庄“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从源头杜绝开发活动侵占生态空间。针对审计指出的“部分矿山修复进度滞后”问题,推动建立“一矿一策”治理台账,整合地质环境治理基金1.2亿元,完成废弃矿山复绿860亩,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在森林资源保护中,落实林长制责任,组织打击非法采伐专项行动,查处涉林案件23起,森林蓄积量年均增长3.2万立方米,获评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二)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的精准施策。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牵头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推动建成投运县域空气质量监测微站32个,完成燃煤锅炉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17个,202X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针对审计反馈的“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不稳定”问题,协调财政投入4500万元完成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全县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2%,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在土壤污染防控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完成安全利用类耕地治理5.8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同时,建立秸秆禁烧智能监控系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8%,被列为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县。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