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县纪委监委在2025年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79

发布时间:2025-05-2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集中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惦念于心、反复强调做好的大事。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开展集中整治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损害党的执政根基。比如,在乡村振兴领域,个别党员干部虚报冒领惠农补贴,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这些行为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伤害了群众感情。我们必须通过集中整治,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开展集中整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当前,基层“微腐败”问题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领域监管制度还不健全,基层监督力量还比较薄弱。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要聚焦基层一线,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比如,我们通过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查处了一批违规招生、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推动教育公平更加可感可及。这充分说明,只有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开展集中整治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县正处于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基层“微腐败”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营商环境、阻碍改革发展。比如,在工程建设领域,个别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项目招投标,为亲友谋取私利,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必须通过集中整治,坚决清除阻碍发展的“绊脚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总结工作成效,清醒认识当前集中整治面临的形势

去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攻坚克难。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紧盯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民政、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查处“蝇贪蚁腐”案件X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移送司法机关XX人。比如,我们查处了县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套取农机购置补贴案,涉案金额达XX万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二是推动系统治理,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针对查办的案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建章立制XX项。比如,在医保领域,推动建立“智能监控+人工审核”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了欺诈骗保行为。三是强化基层监督,夯实了一线战斗堡垒。深化乡镇纪检监察机构规范化建设,配备村级纪检委员XX名,实现监督全覆盖。比如,在全县推广“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群众通过手机即可查询村务公开信息,举报违规问题,基层监督效能明显提升。

(二)正视问题,保持清醒。一是“微腐败”存量尚未见底。从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办情况看,基层“微腐败”问题仍然易发多发,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项目实施、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问题线索还比较集中。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突出。一些部门在落实惠民政策时,存在“中梗阻”“末梢炎”现象,导致政策“悬空”“打折扣”。比如,在危房改造中,个别乡镇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不符合条件的农户违规享受补贴。三是基层监督能力还需加强。部分乡镇纪委监督力量薄弱,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村级纪检委员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存在“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