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6
发布时间:2025-05-14
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系统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总结2025年上半年教育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统筹推进教育公平、资源优化、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教育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必须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教育公平底线进一步筑牢,资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我们以“扩优提质”为主线,全力破解“入园难”“入学难”问题。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速推进。新增公办幼儿园1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提前完成省级目标。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推动30所农村园与优质园共建,保教质量显著提升。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突破。完成15所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2.1万个,大班额比例降至1.2%。实施“强校带弱校”工程,组建教育集团23个,覆盖薄弱校45所,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持续扩大。三是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有力。落实随迁子女“同城待遇”,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率100%;建立残疾儿童“一人一案”动态管理机制,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率达98.5%。
(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育人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了全方位育人体系。一是德育工作创新开展。打造“红色课堂”“实践育人”品牌,组织“行走的思政课”1200余场,覆盖学生30万人次。二是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推广“双师课堂”“项目化学习”模式,建成市级示范校30所,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金牌数居全省首位。三是教育评价改革落地见效。出台《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取消小学阶段统考,推行“等级+评语”评价方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监测指数下降18%。四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速。新增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5个,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提升至65%,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三)教育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们以“数字赋能”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一是“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5%,非学科类机构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创新推出“课后服务2.0”,开发科普、艺术等课程200余门,参与学生超85%。二是教育数字化战略加速实施。建成市级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80%学校“智慧校园”达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覆盖率100%。三是校园安全防线全面筑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整改问题隐患1200余处;建成心理健康辅导中心10个,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450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率提升至92%。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一)聚焦“质量提升”,在内涵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一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启动“大思政课”建设工程,遴选50所试点校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推进“体教融合”,确保学生每天校内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二是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行动计划》,重点打造100门市级精品课,建设30个学科教研基地。三是强化教育科研支撑。设立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项,重点攻关“核心素养落地”“跨学科主题学习”等难题,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的经验成果。
(二)聚焦“资源优化”,在供需匹配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确保9所新建中小学秋季学期投用,新增学位1.5万个;启动乡村小规模学校整合提升工程,年内撤并50人以下学校15所。二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筹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5个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实施“工匠培育计划”,与10家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三是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深化“名校+新校”“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新增教育集团10个,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达标率85%以上。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