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县社会治理中心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56

发布时间:2025-08-1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心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层干部汇报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刚才,各科室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总结了成绩,查摆了问题,也明确了下半年的工作思路。班子成员也结合分管领域,对我们正在推进的八项重点工作逐一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具体要求,我都同意。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治理任务,中心全体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此,我代表中心党组,向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在总结复盘中把握发展大势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社会治理主责主业,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亮点纷呈。上半年,我中心一体化智能治理平台共受理流转各类事件7.8万余件,按期办结率达到98.5%,群众满意度测评首次突破9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一是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我们坚持系统观念,推动治理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县、乡、村三级治理中心(站)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实体化运行机制更加顺畅。覆盖全县的XX个网格管理更加精细,XX名专兼职网格员的履职能力显著增强,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我们与政法、信访、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集成效应初步显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闭环基本形成。上半年,全县98.8%的矛盾纠纷在镇、村两级得到妥善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二是驾驭风险的“铜墙铁壁”更加坚实。我们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作为头等大事。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时段,我们开展了多轮次、滚动式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成功防范化解了多起潜在的重大风险。数字化预警监测能力得到跃升,“XX一体化智能治理平台”2.0版本正式上线,归集各类数据超过3.5亿条,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对12类高发风险的预测预警准确率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服务发展的“治理效能”更加彰显。我们主动将社会治理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护航重大项目建设上,我们提前介入,成功调处了因XX高速公路建设、XX工业园区扩建等引发的征地拆迁、劳资关系等纠纷150余起,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我们设立了企业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风险评估等“一站式”服务,营造了安商、亲商的良好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必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一是协同联动的壁垒依然存在。内部协同上,“分工如分家”的现象还未彻底根除,科室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工作衔接不顺畅的问题时有发生,削弱了工作合力。外部联动上,与部分单位的“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导致我们在处理一些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问题时,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的指导赋能力度也有待加强,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存在“中梗阻”现象。

二是改革创新的锐气有所减弱。一些同志习惯于“路径依赖”,满足于“按部就班”,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思想不够解放,办法不够新颖。比如,在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方面,我们的探索还停留在浅层次,缺乏能够“一鸣惊人”、可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标志性创新成果。总结提炼工作做得不够,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没有及时转化为制度性、理论性成果。

三是队伍建设的标准仍需提高。少数干部存在精神懈怠的倾向,表现出“躺平主义”和“佛系心态”,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缺乏争先创优的劲头。部分干部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本领恐慌”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运用法治思维、群众工作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复杂问题方面,能力亟待提升。干部队伍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激励约束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这些问题,表现在工作层面,根子在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我们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切实加以解决。

二、在攻坚克难中开创崭新局面

下半年是实现全年目标的冲刺期、决胜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强队伍、育干部、聚合力”这三大关键着力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以严管厚爱锻造铁军,筑牢事业发展的“压舱石”。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确保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机关党建工作要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力争用两个季度时间,打造出具有我们中心特色的、叫得响的机关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业务“一盘棋”推进、“一张皮”融合。

二要纪律严明树新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各科室、各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清单,让铁的纪律成为全体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要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向“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顽瘴痼疾开刀。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对县委县政府和中心党组部署的工作,要闻令而动、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躺平”行为。

三要团结奋进创佳绩。团结是凝聚力,更是战斗力。领导班子要当好团结的表率,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全体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中心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多一些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的胸怀,少一些相互拆台、彼此看戏的狭隘。我们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和谐融洽、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让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心无旁骛地干事,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盼头。

第二,以实战赋能培育尖兵,激活干事创业的“源动力”。面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的新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升专业化能力。必须把干部培养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

一要搭建实战历练的“赛马场”。好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要把急难险重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要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应急处突、基层一线等岗位去磨砺,让他们在处理复杂矛盾、应对突发事件的风浪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全面锤炼政策运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才能真正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和“宽肩膀”。

二要办好能力提升的“加油站”。要持续办好“社会治理大讲堂”,既要请进来,邀请省市专家、业务标兵传经送宝;也要走出去,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拓宽视野格局。要鼓励干部加强自我学习,不仅要学深悟透政策理论,还要广泛涉猎法律、心理、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行家里手”。中心要创造条件,支持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提升和专业资格认证,着力提升队伍的整体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要树立鲜明正确的“风向标”。用人导向是最大的导向。我们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建立健全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把“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鲜明地树立起来。要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让干部在多岗位锻炼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对那些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大胆使用、提拔重用,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整个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