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推进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工作情况报告

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05-12

近年来,**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以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推进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创新打造“1+4+N”志愿服务模式,构建起“胶乡・雷锋”志愿服务体系,将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全县实施志愿服务项目400余个,“雷锋邮路”“青葵爱心妈妈”分别获评国家和省级“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党员示范,为志愿服务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志愿服务工作小组,构建起县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统筹牵头、各成员单位和群团组织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县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牵头召开协调会议,针对志愿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应急防汛期间,通过协调会议迅速组织各方力量,调配物资,组建党员志愿服务突击队,确保防汛工作有序开展,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联动机制,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志愿服务工作合力。二是优化组织动员路径。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12个城市社区统筹制定志愿服务计划,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收集居民需求。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线上反馈等多种方式,精准了解群众在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精心绘制“民生地图”,建立社区“服务供需清单”。例如,针对老旧小区居民反映的设施老化问题,社区党组织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和企业,引入维修资源,及时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捷暖心服务。三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志愿服务融入“三建两清”行动,实现212个小区党组织全覆盖。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发动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搭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的红色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年,2300余名党员踊跃参与志愿服务,解决社区困难390余个。在社区环境整治工作中,党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拆除违建,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强化“四个支撑”,提升志愿服务质效。聚力推动志愿服务实体化规范化运转,从搭建平台、发展队伍、开展活动、强化激励等方面入手,推动志愿服务提档升级。一是强化阵地支撑。优化站点布局,把12个城市社区和69个行政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志愿服务主阵地,加大对阵地的建设和改造投入。完善阵地的服务设施,配备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设置图书角、休息区等功能区域,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志愿服务站点,实现城乡社区站点覆盖率达100%。同时,加强对站点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站点管理制度,明确站点工作人员职责,确保站点正常有序运行,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保障。二是深化队伍支撑。创新线上线下多元招募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社区公告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招募信息。组建由党员、退役军人、巾帼群体等构成的志愿服务队300余支,全县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3家,实名注册志愿者6.3万人、占常住人口18.5%。探索专业社工人才队伍联动融合志愿服务模式,发挥180余名专业社工人才示范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志愿服务发展方向和项目策划;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合作策划项目,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融入志愿服务,形成了专业社工引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助推社会工作的互动局面。三是细化活动支撑。结合重要节庆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日等时间节点,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理论宣讲、结对帮扶、技术下乡等方式,开展普惠志愿服务,确保每年有计划、每月有重点、每周有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节日祝福;在科技活动周,开展技术下乡活动,为农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去年累计开展各类服务千余次,受益群众8万余人,有效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四是优化激励支撑。推行“志愿服务+积分”模式,依托“鹊乡红管家”城乡基层治理平台,精准记录服务时长、服务内容。将志愿服务表现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接全县100余家爱心商家进驻平台,为志愿者提供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维修保养、医疗保健等多元化服务。例如,志愿者可以用积分兑换超市购物券、家电维修服务、体检套餐等。形成“参与—积分—激励—参与”的良性循环,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三、强化项目带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围绕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全面推进“一社区一品牌、一部门一品牌、一镇街一品牌”工程,培育了“爱伴童行”“河润胶乡”等30余个特色品牌。一是聚焦百姓民生。积极开展“五为”服务活动,实施济困解难、扶弱助残、扶老爱幼等项目。“雷锋邮路”项目组织53名投递员,在投递途中帮助67位孤寡老人解决生活难题100余件,不仅保障了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还给予了他们情感关怀。卫健系统在各镇街成立“健康有约”志愿服务队,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300余次,通过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义诊、中医药文化展览等活动,努力让中医药走进千家万户,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二是聚焦基层治理。统筹推进“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创新,实施社区治理、文明实践、守望相助等项目。关注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向阳蔷薇”项目化解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隐患1000多个,获评全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小组活动等方式,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吉祥苑社区“胶乡夕阳红”吸纳老党员、老模范等80余名,发挥他们在社区治理中的经验和威望,化解邻里矛盾纠纷200余起,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三是聚焦发展大局。围绕服务黄河、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因地制宜探索志愿服务。大桥镇“桥边姑娘”吸引120余名农村进步女青年,开展政策宣讲、反诈宣传、直播带货等志愿服务。在直播带货活动中,女青年们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产品,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河务局“护河净滩”项目累计组织巡河护绿活动260余次,清理河道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入选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