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行政审批局2025年申请保持县级文明单位自查报告

浏览量:83

发布时间:2025-08-10

根据《XX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度县级文明单位复查工作的通知》(X文明委〔2025〕8号)要求,我局对照《县级文明单位测评体系(2025年版)》,坚持“全面自查、客观公正、突出重点、务实求效”原则,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2023-2025年度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开展全面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文明创建,思想是魂。我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将文明创建与党建引领、业务提升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审批队伍。

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制定《2025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建立“每周集中学+每日自主学+专题研讨学”机制。全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政务服务改革”“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审批服务融合”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6次;各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学习48次,覆盖党员132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七一”建党节期间,我们创新开展“红色家书里的初心”诵读活动,组织青年党员朗读革命先辈家书,结合审批岗位分享“为民服务”感悟,现场12名党员的发言被收录进《XX审批人初心笔记》,成为新人入职教育的鲜活教材。

意识形态阵地巩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季度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重点关注政务服务窗口、政务新媒体等舆论场。针对群众关心的“一网通办”操作、企业开办时限等问题,在局官网开设“政策解读”专栏,发布图文、视频解读28期;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审批小剧场”系列短视频,用情景演绎方式解答“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需要哪些材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如何提速”等问题,累计播放量超5万人次,有效降低群众办事咨询量15%。同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全年未发生涉及审批服务的负面舆情事件。

文明理念浸润人心。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开展“春节送福进企业”“端午粽香暖窗口”“中秋家风故事会”等主题活动12场。例如,春节期间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园区企业走访,为留县务工人员现场办理居住证、社保转移等业务32件;端午节期间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暖心驿站”,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粽子、急救药品,收到群众手写感谢信7封。通过这些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干部职工“讲文明、树新风”的自觉性显著提升——现在走进审批局,走廊里挂着干部职工自己创作的“廉洁审批”书法作品,电梯间贴着“轻声细语、微笑服务”的温馨提示,连保洁阿姨都能随口说出“文明服务五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相递、一声慢走相送)的服务口诀。

二、聚焦主责主业,打造高效便民服务品牌

文明创建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我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推动审批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愿办”升级,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审批”的深刻内涵。

流程再造提效率。针对企业群众反映的“材料多、跑腿多、时限长”问题,实施“刀刃向内”的流程革命。一方面,推行“一窗通办”改革,将原本分散在7个科室的127项高频审批事项集中到6个综合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改革后,企业开办时限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90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带押过户”“交房即交证”。另一方面,深化“告知承诺制”应用,对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8项低风险事项实行“承诺即办”,申请人只需签署承诺书即可当场拿证,全年通过告知承诺制办理事项2300余件,平均节省办事时间70%。

帮办代办暖民心。组建“小审批·大帮办”志愿服务队,由20名业务骨干组成,为重点项目、老年群体、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2025年,我们建立了“帮办需求清单”制度,通过政务服务网、热线电话、大厅导询台等渠道收集需求,全年累计开展帮办服务1600余次。其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为82岁张大爷办理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故事——老人行动不便,子女在外地工作,帮办员小李主动上门,不仅帮他完成了手机APP认证,还顺便教他用手机查询医保账户、缴纳水电费。事后,老人特意让子女送来一面“贴心服务暖人心 老有所依显真情”的锦旗,这面锦旗至今还挂在政务服务中心的荣誉墙上。

数字赋能强便利。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突破口,推动审批服务“掌上办、指尖办”。升级“XX县政务服务网”功能,实现1200项事项“全程网办”,网办率达92%;开发“XX审批”小程序,集成“预约取号”“进度查询”“电子证照下载”等功能,用户注册量突破3万人。特别在2025年夏季汛期,我们提前开通“防汛救灾绿色通道”,通过线上预审、容缺受理等方式,为受灾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变更、物资运输通行证等业务87件,用“数字速度”传递“民生温度”。

三、厚植文化底蕴,培育特色文明新风尚

文明单位不仅要“硬件”过硬,更要“软件”出彩。我局坚持“文化润心、以文化人”,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富职工精神生活,让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打造“书香审批”文化品牌。建设“审批书吧”,藏书3000余册,涵盖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学经典等类别;每月开展“读书分享会”,干部职工轮流推荐好书、交流心得。2025年,我们结合“世界读书日”举办“审批人荐书”活动,共收到推荐书籍58本,其中《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江新语》等书籍被列为重点推荐书目。通过读书活动,干部职工的综合素养显著提升——过去写材料靠“模板套”,现在能结合实际提出创新思路;过去处理群众矛盾靠“按流程办”,现在更善于用“共情沟通”化解问题。

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以科室为单位开展“文明示范岗”“服务之星”评选,设立“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全年评选出文明示范岗6个、服务之星12名。同时,鼓励职工参与社会公益,组建“审批蓝”志愿服务队,全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社区环境整治、爱心助学等活动32次,参与人数260人次,服务时长累计800余小时。其中,“审批蓝”与县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帮扶3年,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还开设“政务小课堂”,教孩子们认识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用爱心传递文明。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每年举办“审批文化节”,包含趣味运动会、摄影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2025年的文化节以“文明·奋进”为主题,职工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窗口前的温暖》、诗朗诵《我们是审批人》等节目,生动展现了审批一线的暖心故事和奋斗精神。此外,我们还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建立“职工心灵驿站”,配备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压力疏导讲座;组织体检、徒步、篮球比赛等活动,让职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 点赞 0

  • 收藏 0